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國內成品油價格從年初快升,到近一個月內連續兩次“速降”,如今即將行至3月19日24時的下一個調整窗口。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走出一輪“過山車”行情——以快速上沖走勢靚麗開年,接著便從1月中旬開啟“流暢下探”,并于3月初跌至近三年的最低水平,年內最大累計跌幅一度達到約18%。
受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突然宣布從4月開始恢復增產、美國對外加征關稅、美國原油庫存增幅大于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3月5日,紐約WTI原油期貨盤中跌至每桶65.22美元,為2023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盤中跌至每桶68.33美元,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新低。至3月13日,國際原油價格仍在低位震蕩,下一步的走勢備受市場參與者關注。
國際油價顯著下跌,華爾街的投行紛紛下調對油價的預期。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的行業研究人士普遍認為,原油供應側和需求側均出現明顯利空,市場短期內面臨下行壓力;但油價也存在一定的支撐因素,未來走勢還要進一步關注“歐佩克+”增產政策、美國關稅政策,以及地緣局勢等。
跌至近三年新低
近年來,在供應端維持收緊、需求端逐步復蘇,以及地緣局勢不穩定的背景下,原油市場供需趨于再平衡,原油價格在2023年到2024年維持震蕩整理行情,主流波動區間為70美元/桶至90美元/桶。
進入2025年,在供需雙弱的預期共振下,國際原油市場遭遇重挫。
1月10日,因美國財政部對俄羅斯能源行業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市場擔心供應中斷,進而導致油價出現一波快速上漲。WTI原油價格在1月15日最高沖破80美元/桶。
不過,油價隨后便“跌跌不休”。3月5日,受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更是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WTI原油價格一度跌至65.2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也跌破68.33美元/桶,觸及2021年12月以來新低。1月16日至3月13日,國際油價的區間跌幅超過15%。
國際油價近期為何會擴大跌勢?多位行業研究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原油市場短期內面臨下行壓力,主要受“歐佩克+”增產、宏觀情緒轉弱和供需平衡表扭轉等因素的影響。
一德期貨原油分析師許鵬艷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這一波原油走弱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其一,美國新一輪對俄羅斯能源行業制裁影響不及預期。據觀測,俄羅斯油品的下海量并沒有出現明顯下降,同時,借著特朗普就職后要大力發展國內化石能源的契機,油價很快回落至估值附近。
其二,美國加征關稅對需求擔憂的影響逐漸增強,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持續加深,進而影響到對油品的需求。
其三,美國積極促進俄烏之間沖突的化解,地緣因素的緩解,疊加“歐佩克+”在3月初按計劃將從4月份開始增產,導致市場對供應端的擔憂增加。
3月3日,歐佩克發表聲明稱,8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將從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產量,以維護石油市場穩定。此前,為支撐油價,“歐佩克+”成員國最初于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此后多次推遲增產計劃,并于2024年12月將減產措施延長至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市場普遍預計此次增產計劃將再次延期,因此,“歐佩克+”此次宣布的決定出乎市場預料,從而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
新湖研究所原油研究員嚴麗麗向經濟觀察報表示,“歐佩克+”突然宣布4月如期增產,重挫國際油價。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為疲軟,且加征關稅使市場擔心全球經濟下滑,石油產品需求下滑,整個市場偏悲觀。大多數機構下調油價預測值,油價加速下跌,且跌破前期關鍵支撐位。
投資者也在押注油價下跌。數據顯示,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凈多頭寸周環比均大幅減少。據寶城期貨的數據,截至2025年3月4日,WTI原油非商業凈多持倉量平均維持在154841張,周環比大幅減少16357張,較2月均值204778張大幅減少49937張,降幅達24.39%;布倫特原油期貨基金凈多持倉量平均維持在155245張,周環比大幅減少61845張,較2月均值262411張大幅減少107166張,降幅達40.84%。
在隆眾資訊分析師吳燕看來,近期油價下跌除了美國加征關稅令三大經濟體衰退風險上升,以及俄烏談判持續推進,地緣局勢對油價的支撐減弱之外,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幅超預期也是導致油價深跌的又一因素。
數據顯示,2月28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4.33775億桶,除2月21日當周小幅下降外,整體連續6周呈上漲態勢,且漲至年內高點。庫欣原油庫存為2569.70萬桶,連續4周上漲,環比增長4.57%,亦漲至年內高點。“目前來看,美國原油庫存屬于季節性累庫階段,終端需求仍然欠佳,對油價的利空仍在。春季檢修大約在3月中旬結束,屆時原油庫存或有所下降。”吳燕稱。
多空博弈
國際油價下跌以來,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普遍看空原油市場前景,并紛紛下調對2025年國際油價的預期。
摩根士丹利將2025年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期下調5美元,至每桶70美元;高盛集團表示油價存在跌破其預期的每桶70美元至85美元區間的風險;摩根大通在倫敦的一次能源會議上預測,油價可能跌至50美元/桶區間;花旗集團也重申了對油價將跌至60美元/桶的預測。
當前,國際原油走勢較為震蕩,布倫特原油圍繞70美元/桶的價格展開多空拉鋸。截至3月13日收盤,4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收于66.55美元/桶,5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69.88美元/桶。
盡管市場普遍看空,但油價進一步下跌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對于未來油價走勢,許鵬艷分析稱,從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供需平衡表上看,二季度將出現供應過剩,油價向上走的驅動力不足;但另一方面,當前盤面價格低估對油價又形成支撐,且關稅對油價的影響仍在評估中,將對油價形成擾動。因此,從目前來看,原油走勢仍維持震蕩,WTI原油震蕩區間暫定為66美元/桶至71美元/桶。
許鵬艷提醒,未來油價走勢如何,要繼續關注“歐佩克+”增產政策上是否有變動、美國增收關稅對市場的影響,以及俄烏地緣政治博弈的進程。
嚴麗麗也認為,短期內布倫特原油或在68美元/桶至72美元/桶區間震蕩,需等待市場新的消息指引。基于對不同事件走向的分析,她進一步提出對油價未來走勢的兩種猜測:
一種可能性是市場出現突發利好,油價止跌反彈。目前利多點主要集中在制裁方面,包括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其次是“歐佩克+”后期超預期的產量政策。
另一種可能性是油價震蕩后價格繼續下行。需要關注的是二季度油品處于消費淡季,目前需求尚未進入到最差階段;從供應端來看,“歐佩克+”從4月開始如期增產,但后期產量政策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地緣政治方面,美俄關系逐步改善,俄烏沖突和巴西沖突都在停火談判中;此外,在宏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近期較為疲軟,關稅政策仍有一定的反復,加征關稅將導致全球石油產品需求下滑。
東海證券認為,2025年國際油價或呈V型走勢,美國因降通脹及制造業回歸需要,以及“歐佩克+”減產放松,油價中短期承壓;下半年美聯儲有望啟動新的降息政策,以及在中國經濟恢復帶動之下,油價有望從底部反彈,預計全年波動范圍在55美元/桶至80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