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需求的不斷增加,云服務市場已經成為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單元。作為傳統軟件服務巨頭,美國甲骨文公司(Oracle)加碼AI基建,加速向云服務巨頭轉型,全球云服務市場或即將迎來巨變。
斬獲300億美元大單
近日,甲骨文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 8—K文件披露,已簽署一項價值 300 億美元的云計算服務協議,預計從 2028 財年起每年為公司帶來超 300 億美元收入。
這一數字相當于該公司 2025 財年(截至5月31日)574 億美元總收入的52%,接近谷歌云2023 年全年營收規模,占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年規模的近十分之一。
甲骨文首席執行官凱芝(Safra Catz)表示,目前甲骨文的多云數據庫收入正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華爾街金融分析師認為,這筆協議最終可能占甲骨文2028財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意味著,甲骨文極有可能在未來三年內,成為全球云服務賽道的另一個巨頭。
甲骨文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最近表示,Oracle推出了靈活的多云戰略,并依托其最新版本的數據庫——Oracle 23ai,以及積累的大量企業數據,可以專門為AI工作負載量身定制。
目前,公司并未公開該項目的客戶名單,不過有猜測稱,Open AI、阿聯酋 G42、字節跳動等巨量算力需求公司都可能是訂單中的大客戶。
攪動全球市場格局
“這對甲骨文來說是一次重大事件,進一步推動其朝著與三大云服務商(微軟Azure、亞馬遜AWS和谷歌GCP)平起平坐的目標前進。”信息技術研究集團(Info-Tech Research Group)顧問研究員斯科特·貝克利(Scott Bickley)評價說。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數據,截至 2024 年底,甲骨文在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市場份額約3%,位列亞馬遜(30%)、微軟(21%)、谷歌(12%)、阿里巴巴(4%)之后。業內認為,該筆交易可能成為甲骨文業務轉折點——即全力向云服務市場轉型。
“甲骨文云基礎設施(OCI)正處于‘一條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軌跡上’。”國際調研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數據中心存儲與計算副總裁瑪特·坎貝爾(Matt Kimball)表示,雖然甲骨文傳統上是一家ERP(企業管理軟件)公司,但正受益于由AI模型推動的全球云計算需求,這個市場實際上可以無限大。
拉里·埃里森曾表示,甲骨文正計劃成為全球云數據庫、云應用以及云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領域的第一。不過,也有分析認為,AI革命已經來臨,或許有足夠的商業機會讓多個公司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甲骨文只是走得比較早一些。
在資本市場,今年以來,甲骨文的股價已累計上漲近38%,似乎印證了公司業務轉型方向的正確性。
豪賭AI基建布局未來
有媒體報道稱,在 OpenAI 的“星際之門”計劃背后,真正悄然受益的并非 OpenAI 本身,而是甲骨文公司。它正通過一場罕見的 AI 基建豪賭,在全球算力競賽中實現逆轉。
消息稱,“星際之門”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AI計算服務器,四年內投資將擴至5000億美元。OpenAI也已同意從甲骨文數據中心租用大量計算能力,作為加碼“星際之門”計劃的一部分。
目前,甲骨文正聯合OpenAI??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阿比林打造被譽為“AI華爾街”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園區,這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數據中心,計劃到2026年初步建成。近期,甲骨文還與字節跳動在馬來西亞聯手建設全球第二大AI算力樞紐。
從硅谷到東南亞,未來再到中東、歐洲,從 GPU 集群部署到網絡結構優化,從債務融資到跨境合資,Oracle 正通過一套非典型策略,構建起一個極度去中心化、資本效率極高的AI云基礎設施帝國。
據悉,字節跳動已成為 Oracle GPU云服務的最大客戶,該合作不僅推動了除 OpenAI 外最具增長性的AI數據中心建設,也使甲骨文成為少數能同時服務中美平臺型客戶的關鍵基礎設施提供方,這種“跨陣營”綁定能力,是其它云廠商難以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