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穎 2025年,銀行校園春招的風吹向了人工智能(AI)。
根據多家銀行近日發布的校園招聘公告,AI方向的關鍵詞被頻繁提及,銀行對于“懂AI”的人才求賢若渴。有的銀行單獨設立科技專場,儲備復合實戰型科技人才;有的銀行在產品營銷崗位招聘上鼓勵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人才報名。
北京銀行在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中,特別提及鼓勵人工智能、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能源、機械等相關方向的人才報名產品營銷經理崗。
交通銀行招聘IT系統管理人才,主要從事IT系統管理相關工作,涵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負責協助跟蹤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前沿技術,協助人工智能技術在持續交付、快速部署、應急處置、運營分析等方面的規模化應用。?
交通銀行旗下的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AI算法工程師,該崗位主要負責人工智能項目的開發與實施,確保所負責項目的按時、高質量交付;承擔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應用方案制定工作等內容,職位要求則包括熟悉AI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知識。
江蘇銀行招聘總行金融科技培養生,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大數據、數學等相關專業,主要是安排至總行信息科技部或大數據部工作,培養應用開發、創新技術應用研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開發方向的專業人才。其中,“創新技術應用研發”是指從事分布式架構、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智能運維等方面的金融科技工作。
同時,江蘇銀行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員招聘的條件中也提及具備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等相關專業背景。
另外,懂金融,也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備受銀行青睞。
平安銀行在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中,特別設立了兩個專場,即金融專場和科技專場,主要為金融科技部儲備數字化專業人才,通過“金融+科技”雙重屬性打造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北京農商行金融科技(Fintech)培訓生崗位,以培養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為目標,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分析與挖掘、智能科技、數理統計等相關專業的應屆生分配至總行科技條線從事產品研發、軟件開發、系統運營等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工作。
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則是招聘信息科技類人才,崗位職責是從事銀行金融系統開發與維護、產品創新、客戶體驗與優化、大數據分析與信息安全等工作,通過科技創新驅動銀行業務增長。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金融與AI有天然的契合點,AI大模型技術能夠充分挖掘銀行業的海量數據,而銀行業具有適用AI大模型技術的豐富場景。
與此同時,AI相關方向的人才需求矛盾顯現。脈脈高聘人才智庫的數據顯示,云計算、搜索算法、大模型算法、DSP(數字信號處理器)開發、反欺詐—風控算法5個崗位連續2年位列人才緊缺度前十。
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5AI技術人才供需洞察報告》顯示,近一年最稀缺的AI技術人才崗位是算法工程師,人才需求占比超67%;其次是圖像算法、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