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姜鑫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琦圍繞打造國產工業操作系統、賦能裝備制造業安全可靠發展提出了建議。
“目前中國制造在全球所占的比重超過30%,排名第一,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過程中,擁有自己的工業操作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加速國產工業操作系統的研發不僅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環節之一,更是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制造業高端化躍升的重要支撐。”武漢琦表示。
當前,國產工業操作系統已從“可用”向“好用”階段邁進,但使用范圍仍較小、產業生態尚不完善,應用端使用意愿不足。為此,我國每年需向國外支付巨額操作系統授權費用,同時也面臨著不可預測的產業鏈安全風險。
武漢琦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前瞻化布局和推進高端工業操作系統的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替代,加大對工業操作系統骨干企業的支持力度,包括資金投入、稅收優惠、國家研發立項、政府采購傾斜、鼓勵使用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的方案等,同步加快推進工業操作系統標準體系和平臺建設。同時,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國產工業操作系統在礦山、建材、煤炭、冶金、新能源、機器人等多場景應用,鼓勵國產芯片和硬件廠商優先適配國產操作系統,加大相關領域人才梯隊建設,打造國產工業操作系統新生態,從而實現工業領域完整的國產操作系統產品和大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制造強國建設。
武漢琦介紹,2024年中信重工積極推進國產化高端工業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和產品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編碼、自主開發了國內首個高端嵌入式微內核操作系統。該系統具有低時延、高可靠、高安全、易擴展、自主可控等技術領先性,實現了對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產品的國產化適配,解決了行業“卡脖子”難題,實現國產工業高端嵌入式操作系統“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