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這一次,我們將目光對準上市公司,對準ESG。今日,任何一家企業的競爭力都不再僅僅局限于財務因素。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非財務因素正在發揮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作用。
但在國內,ESG體系的構建,起步較晚。甚至有的企業這方面的意識也才剛剛覺醒。在采訪中,一位國企人士依然充滿疑惑:“我為什么要做ESG?”
今年3月至8月,幾乎每月都有不同的部門出臺或內部下發與ESG相關的新政和指引,而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也還在醞釀下一步推動ESG的政策文件。
到2027年,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國家部委,將陸續出臺國內相關企業的可持續披露基本準則、氣候相關披露準則。到2030年,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要基本建成。
自上而下的推動,也催生著ESG市場的火熱。
我們會持續關注ESG的發展,邀請相關人士探討關于ESG的真問題。
本文為【ESG真心話】系列報道第六篇。
?責揚天下聯席總裁管竹筍,是國內最早探索ESG體系建設的企業人士之一。
管竹筍所在的責揚天下,是中國最早探索中國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專業機構之一。
責揚天下2012年開始展開社會責任貨幣化研究,2021年創建一標數字科技平臺(OneESG平臺),首次將ESG因素進行貨幣化核算,開發出ESG投資組合分析工具。
對于企業ESG信息披露,他有著一定的實操經驗。
在他看來,當前,國內ESG披露標準、指南正陸續出臺,政策與監管體系亦逐步完善。不過,由于缺乏具體實施細則,企業在信息披露上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準確性也不夠。
管竹筍建議,下一步,企業需針對ESG治理架構完善、企業戰略規劃的具體化披露、披露風險管理、披露指標目標量化、ESG傳播策略優化等方面盡快完善。
經濟觀察網:如何評價中國上市公司整體的ESG信息披露率水平?
管竹筍:目前,ISSB準則正式生效、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發布實施、財政部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監管部門對ESG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正不斷提升。
金蜜蜂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研究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納入2024年金蜜蜂中國企業報告評估的3379份企業報告中,91.71%的企業報告發布主體為上市公司,280份報告發布主體為非上市企業,占8.29%。
總體來看,上市企業報告發布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ESG信息披露率正逐年提升,但披露質量和覆蓋率方面仍待改進。
經濟觀察網:國內企業ESG信息披露為什么會存在定量信息披露少,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缺乏有效驗證,數據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不足這些問題?癥結在哪?
管竹筍:當前,國內ESG披露標準、指南正陸續出臺,政策與監管體系逐步完善。不過,由于缺乏具體實施細則,企業在信息披露上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準確性也不夠。
其次,企業內部缺乏專業的ESG人才和內部控制系統,進一步導致數據收集和處理困難。
金蜜蜂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研究顯示,僅不足三成企業報告經過了第三方審驗。
想解決這些問題,需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制定統一標準、加強監管、健全ESG管理體系、建立第三方驗證機制等措施,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可靠性。
經濟觀察網:在ESG信息基礎收集、核算方面,你的團隊如何操作?比如當ESG工作涉及企業多個部門,匯總ESG信息時因為不同部門業務的信息壁壘,導致數據偏差時,如何保證整體披露質量?
管竹筍:在ESG信息基礎收集和核算過程中,我們團隊采取了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披露質量。
首先,我們會制定一套跨部門ESG信息收集框架,明確各部門職責和需提供的數據類型,確保信息全面性、一致性,確保數據順暢流轉;其次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清洗等一系列標準化處理,統一統計口徑并減少數據偏差。
在核算階段,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驗證和校準,同時進行交叉核對,以識別和糾正潛在的錯誤,形成結構化數據以供核算所需。
針對數據差異問題,還需要深入調查原因,必要時召開內部協調會議、進行現場核查等,以此來確保報告數據標準統一,保證ESG整體披露質量。
經濟觀察網:究竟如何判斷一家企業的ESG信息披露夠優秀、夠周全?ESG咨詢服務機構、評級機構、數據服務商最希望看到什么樣的ESG披露信息?如何量化評估它?比如金蜜蜂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評估體系中,是如何進行量化評估的?
管竹筍:根據金蜜蜂企業可持續發展(ESG)報告評估體系,三好報告的標準是基礎信息呈現好、核心內容回應好、基本原則遵循好,高質量的報告在注重完整性、可信性、可讀性、可比性、創新性、實質性上表現優異。
圖為金蜜蜂可持續發展(ESG)報告評估體系
ESG咨詢服務機構、評級機構和數據服務商最希望看到具有一致性、可比性、驗證性和相關性的ESG披露信息,這些數據應包括具體量化指標、明確改進目標、實際績效成果等。
例如以“責任三層次”原創理論為基礎,吸收借鑒國內外主流標準、規則和指南,構建金蜜蜂可持續發展(ESG)報告評估體系時,便是從基礎信息、核心內容、基本原則三個層面,通過實質性、完整性、可信性、可讀性、可比性、創新性這六個維度對企業可持續發展(ESG)報告進行評價,將評級結果劃分為卓越(A+)、優秀(A)、追趕(B)、發展(C)、起步(D)5個等級。這也是我們團隊評估報告質量的參考依據所在。
經濟觀察網:企業目前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哪些挑戰?操作路徑上還有哪些困惑?
管竹筍:目前缺乏統一標準,企業在ESG信息披露時需要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的標準要求。如需要同時兼顧A股上市公司指引、香港聯交所ESG守則以及國際上的GRI、ISSB披露準則、SASB行業準則等。
其次,ESG披露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對量化數據需求不斷上升,企業在數據收集、分析和披露的精確性上面臨多重挑戰,亟需建立更為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來應對挑戰。
再者,雙重重要性的識別和分析對企業來說很復雜,企業需要在眾多ESG議題中識別出對自身運營、利益相關方最具影響力的因素,這要求企業必須具備深入的行業洞察力和風險管理能力。
經濟觀察網:ESG信息披露和企業供應鏈管理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企業需要規避哪些供應鏈管理風險?可否舉例?
管竹筍:ESG信息披露直接影響企業供應鏈的可持續性發展和風險管理。
通過ESG信息披露,企業可以識別和評估供應鏈中的環境風險。如供應商的碳排放、資源消耗和廢物處理,采取措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例如,一家重視ESG的企業會更樂意選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實施節能減排措施的供應商。
ESG信息披露還有助于規避供應鏈的社會風險,包括勞工權益、工作環境和健康安全等問題。
企業通過披露這些信息,能推動供應鏈合作方遵守社會責任標準,避免供應商不當行為損害品牌聲譽的風險。
例如,一家服裝品牌,如果因供應商工廠工作條件不符合要求被曝光,就會面臨消費者抵制和品牌形象受損的風險。
良好的ESG信息披露還能提升供應鏈治理水平,減少合規風險。企業通過披露供應鏈管理政策和實踐,確保供應商遵守法律法規,避免因違規行為導致供應鏈中斷。
總之,高質量的ESG信息披露意味著企業能準確識別和評估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點,包括環境變化、社會動態和治理缺陷。
企業通過詳細披露供應商的環境管理措施,能及時發現那些因氣候變化而影響供應穩定性的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高質量的ESG信息披露還能促使企業推行負責任采購,選擇那些具有良好ESG表現和較強風險應對能力的供應商,提升整個供應鏈抗風險能力。
例如,一家電子產品公司通過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推動供應商實施更為嚴格的環保和生產標準,能有效減少因質量問題導致的供應鏈中斷風險。
持續改善ESG信息披露質量能吸引投資者更多關注,為企業帶來更多資源支持,為提升供應鏈韌性提供資金和技術保障。
經濟觀察網:還有哪些建議給國內上市公司?
管竹筍:相關上市公司應盡快建立完善的ESG治理架構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確董事會和管理層在ESG事務中的職責,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披露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戰略韌性管理可持續發展機遇和挑戰的具體舉措;全面披露風險管理,包括識別、評估和監控ESG相關風險,以及可持續風險機遇的應對措施;量化披露指標目標,設定科學合理的指標目標,量化可持續發展成效,提高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