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自然為我們提供氧氣,調節天氣狀況,讓農作物得以授粉,為我們提供糧食、飼料和纖維。但是,自然承擔的壓力越來越大。人類活動已經改變了地球表面近75%的區域,將野生動植物和自然擠進地球上越來越小的角落。
根據2019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目前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許多物種在未來幾十年內就會滅絕。報告呼吁變革性改變,以復原和保護自然。報告發現,人類和其他所有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正在迅速惡化,惡化的速度前所未有。這影響著全球各地人們的經濟、生計、糧食安全、健康和生活質量。
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引起的毀林和荒漠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挑戰,已經影響到數百萬人的生活和生計。森林對于維持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世界森林狀況》強調,自1990年以來,約有4.2億公頃的樹林因農業和其他土地使用而被砍伐。對土地復原進行投資至關重要,有助于改善生計,降低脆弱性和經濟風險。
地球的健康關系到是否會出現人畜共患病(即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由于我們不斷破壞脆弱的生態系統,人類與野生生物的接觸日益廣泛,野生生物的病原體擴散到了牲畜和人類身上,增加了疾病發生和蔓延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