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4-25 21:47
4月25日,國內酒類流通領域唯一一家A股上市企業華致酒行(300755.SZ)發布2025年一季報: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8.52億元,同比減少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8539萬元,同比減少約34%。
對于業績下降,華致酒行解釋稱,報告期內,酒類行業面臨周期性調整,主銷名酒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同時基于謹慎性原則,對部分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導致凈利潤同比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酒二代”吳其融進入華致酒行董事會,成為該公司非獨立董事。吳其融是公司創始人吳向東的兒子。
和吳其融同期到來的還有新任總經理。華致酒行原總經理李偉離任,副總經理楊武勇改任總經理。
事實上,華致酒行在2024年第四季度迎來上市后首個季度虧損,歸母凈利潤虧損1.2億元。就2024年度來看,其營收和凈利潤也都在下降,全年營收約為94.64億元,同比減少6.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4445萬元,同比減少81%。
電商成唯一增長渠道
除華致酒行外,吳向東還創立了“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6979.HK)。目前,吳其融在兩家公司均負責電商業務。
出生于1996年的吳其融,2018年畢業于伯明翰大學,主修計算機系統工程及工商管理。畢業第二年,吳其融加入珍酒李渡,先后在酒廠及銷售部門擔任職位,后負責組建并管理數字營銷事業部。此后,吳其融負責電商業務,包括線上銷售、數字化轉型及線上線下渠道融合。
2022年10月,吳其融促成湖南珍酒商貿有限公司的設立,負責珍酒線上銷售、直播電商、數字化營銷等業務。2021年,他曾參與設立湖南華致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業務。但該公司已于2024年1月注銷。 ?
從結果上看,2024年華致酒行電商渠道的表現也很突出,收入達20.92億元,同比增長72.87%,占總收入的22.11%,成為僅次于華東地區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2024年,除了電商和港澳臺及國外區域,華致酒行所有區域的營業收入均出現下滑。
據接近吳其融人士稱,吳其融的風格是創新務實,他認為以線下起家的華致酒行做電商還有很大空間,一直將精力聚焦于電商部分。
4月17日,珍酒李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提名吳其融為執行董事。
更多調整
隨著人事變動,華致酒行的組織架構也迎來調整。
據華致酒行內部人士稱,華致酒行將全國市場劃分為16個戰區、下轄61個區域市場,并對內部業務板塊進行了細分,涵蓋進口酒事業部、KA事業部、重點客戶部以及數字營銷部。
與此同時,華致酒行組建了綜合管理中心、市場營銷中心、公共事務中心、財務共享中心、倉儲物流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6個后臺支撐中心。后臺支撐部門主要作用是把控成本核算、調動資源,支持前臺業務部門的發展。
華致酒行正在精簡支出,包括促銷費和人員費用。2023年開始,華致酒行陸續減員。例如,研發人員從2023年的125人,下降到2024年的33人。
年報顯示,華致酒行的銷售費用下降21.81%,主要原因是促銷費推廣用減少,銷售人員數量減少,職工薪酬費用也同比下降。
華致酒行方面稱,要招聘運營型、開發型、服務型人才,以推動營銷模式從傳統銷售向運營驅動模式轉變。
華致酒行的崛起與名酒密切相關。2017年,華致酒行收入24億元,其中茅臺及五糧液為其貢獻了近9成的營收。
隨著名酒價格下滑、毛利率下降,華致酒行也選擇多元化創收,逐漸發展成為“區域酒”經銷商。
2024年,華致酒行與國內酒企合作開發了貴州茅臺酒(金)、荷花酒、釣魚臺精品酒(鐵蓋)、古井貢酒1818、虎頭汾酒、習酒窖藏1988(鎏金)、金酒鬼、金內參等產品,是上述產品的總經銷商。
華致酒行方面稱,公司逐步增加與區域酒合作,以進行100—200元價位帶產品線擴展,如與仰韶酒業合作后產品動銷表現較好。
一位華致酒行中層稱,李偉任總經理時期,企業戰略執行走樣,過于追求發展速度,加之名酒價格下行,導致企業的庫存水位高企。
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華致酒行的新管理層提出了去庫存、促動銷、穩價格、調結構、強團隊、優模式的改革思路,并開展了保價行動,整治線上電商價格和線下暗流價,規范統一產品在各渠道的價格政策。
華致酒行方面稱,改革效果短期內難以立竿見影,目前公司存貨結構已趨于合理,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庫存管理,提升存貨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