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北京人愛買黃金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5-01 12:13

2025年,在消費負增長的背景下,購買黃金正成為北京居民投資和消費的選擇。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稱“社零”)為3458.6億元,同比下降3.3%。但金銀珠寶類消費(僅統計限額以上企業)約為213.2億元,同比增長29.0%。

這一特征在今年3月表現得尤為明顯。2025年3月,北京11類限額以上商品的零售總額中,有9類商品出現同比負增長,僅有金銀珠寶類、糧食和食品類實現同比正增長,增速分別為28.5%、1.0%。3月份,金銀珠寶類、糧食和食品類的消費額分別為78.7億元、60.3億元,僅次于汽車類、通訊器材類消費。

金銀珠寶類消費的“一枝獨秀”,離不開黃金價格的一路上漲。2024年,上海金交所黃金現貨Au9999收盤價上漲28.2%。進入2025年,黃金價格持續攀升,并在近期進入高位震蕩階段。截至4月25日,上海金交所黃金現貨Au9999收盤價較年初上漲27.8%。

北京黃金消費“一枝獨秀”

自2023年以來,北京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同比增速一直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但在2025年一季度,這一數據發生了“反轉”。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4226元,同比增長2.1%。低于全市2.3%的平均增速。這一增速遠低于去年同期的8.3%和去年全年增速的4.6%。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消費延續了去年的負增長狀態(去年社零增速為-2.7%),2025年一季度社零同比下降3.3%。

此外,北京此前主要按“吃、穿、用、燒”四大類來公布不同商品的銷售數據,而今年一季度則詳細公布了11類限額以上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一季度通訊器材類、汽車類的消費總額降幅均超過19%;化妝品與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的消費也僅同比增長0%、0.3%。與此同時,金銀珠寶類消費“一枝獨秀”,增速達到29%。

4月18日,北京統計局發文提出,一季度,北京市消費品市場整體恢復放緩,部分消費領域受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競爭優勢減弱等因素影響表現不佳,但部分升級類和基本生活類商品保持增長,線上消費模式增勢較好。

同樣作為一線城市,上海2025年第一季度社零也呈現負增長,消費總額同比下降9.2%。與此同時,一季度上海社零總額是北京的1.17倍,但金銀珠寶類消費僅為北京的49.8%。

從全國層面來看,近兩年不同類型的黃金消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6.85%,而金條及金幣消費量卻增長29.81%。2024年全年,兩者的消費增速分別為-24.69%、24.54%。

4月28日,中國黃金協會發文稱,受高金價抑制,黃金首飾消費需求持續疲軟,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金飾更為緊俏,黃金與其他材質結合的產品也頗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地緣政治復雜多變與經濟不確定性使得黃金避險保值的功能進一步凸顯,民間金條和金幣投資需求快速大幅度增長。工業用金隨著高金價影響,呈現出小幅下滑趨勢。

4月24日,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發布的《投資藍皮書: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25)》提出,一些國家央行持續購入黃金是推高國際黃金價格的重要原因之一。2025年,國際黃金價格有望繼續上揚,但同時也要關注國際金價高位震蕩和調整的壓力。

如何提振一線城市消費

在黃金消費“一枝獨秀”的同時,近兩年北京卻持續面臨餐飲業和其他商品消費低增長的挑戰。

以餐飲業為例,2024年,北京限額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大于等于200萬元)餐飲企業營收為1014.9億元,利潤總額僅有5.7億,利潤率低至0.56%。2025年一季度,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收進一步下滑,同比下降3.8%。

北京并非個例,上海也面臨類似的挑戰。2025年一季度,上海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營收為400.09億元,營業利潤為-8.74億元,這意味著企業已進入虧損運營階段。而在2024年,上海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利潤率還保持在1.9%。

在就業方面,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規模以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期末用工人數為654.9萬人,相比去年下降3.0%。相當于容納的就業人數減少了約20萬人。北京市統計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第三產業總從業人員為1131.5萬人,占北京就業人口的86.1%。

按行業分組來看,在20余個行業中,2024年僅有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的期末用工人數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容納近30萬人就業的餐飲業,2024年期末用工人數同比下降2.5%;容納超110萬人就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4年期末用工人數同比下降4.3%。

期末用工人數是指報告期最后一日24時企業實際擁有的、參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員數,無論是否從本企業領取勞動報酬均視為用工人數。該指標包括企業的正式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和其他臨時人員。

為推動北京乃至更多城市的消費增長,促就業等舉措被視為重中之重。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卞晶表示,一季度,北京民生領域總體上延續了平穩發展態勢,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領域發展,有力有效貫徹落實中央和北京出臺的一系列穩就業、促增收、擴內需政策,比如在就業方面,“春風行動”“春暖農民工”和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舉措陸續實施,減弱了季節性、摩擦性失業的影響,并且支撐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4月17日,在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的媒體見面會上,陸挺提出,從一季度數據來看,“以舊換新”政策成為推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時至今日,由于此前兩輪“以舊換新”政策已經把手上的“一部分子彈”打出去了,后續如果再推出類似的“以舊換新”政策,可能刺激消費增長的效果有限。為此,可以考慮刺激耐用消費品以外的消費領域,比如刺激服務業消費,包括旅游、酒店、餐飲消費的增長。

大國資新聞部記者 關注宏觀經濟以及人社部相關產業政策。擅長細節深度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