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九年來唯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白酒企業,珍酒李渡自2023年以“港股白酒第一股”的身份上市以來,始終保持著穩健發展態勢。在行業深度調整的2024年,公司逆勢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增長0.5%;經調整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3%,交出了一份高質發展成績單。
更值得關注的是,珍酒李渡展現出持續優化的盈利能力和卓越的成長性。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經調整凈利潤從5.2億元躍升至16.8億元,四年間實現了223%的跨越式增長。
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公司在產品結構優化和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持續努力。2024年毛利率達58.6%(按A股會計準則計算為75.5%),經調整凈利率提升至23.7%,兩項關鍵指標均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充分彰顯了管理層卓越的成本管控能力和經營效率。
如今,作為中國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珍酒李渡正以其獨特的“資本+品質”雙輪驅動模式,在高端醬酒賽道穩步前行。在上市兩周年的重要節點,讓我們共同探尋這家醬酒新貴如何在行業調整期中實現逆勢增長,持續書寫中國白酒產業的新傳奇。
產品主義的“守正出奇”
2023年1月13日,珍酒李渡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開啟港股上市之路。隨后,于3月26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4月17日公開招股,并于4月27日掛牌上市交易。珍酒李渡的上市之路,前后僅歷時105天,續寫了白酒新股上市中斷7年的歷史。
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李保芳指出,珍酒李渡的上市對企業發展、品牌提升和市場擴張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為珍酒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上市兩年以來,珍酒李渡對募集資金的運用合理且高效,不斷加強產能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珍酒李渡持續深化大單品戰略,不斷夯實市場競爭優勢。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兩大核心單品,推出2013真實年份、千里挑一等高端光瓶酒,贏得市場廣泛好評;李渡在升級李渡1955、李渡1975大單品的基礎上,推出1308申遺獻禮,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湘窖推出鐵蓋龍匠,獲得消費者認可。
在產能上,珍酒李渡持續在貴州、湖南、江西增產擴能,儲備長期發展動能。2024年,珍酒優質基酒儲存達10萬噸,產能達4.4萬噸,規模穩居貴州酒企前三。
上市后,珍酒李渡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產品開發團隊達252人,與江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和科研單位保持長期合作。《珍酒品質特征解析及釀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貴州珍酒大曲特征特性分析及產業化應用》兩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從品牌策略上,珍酒李渡以“三大企業、四大品牌”為核心,依托優質產能、優異品質、優勢品牌,聚焦重點白酒香型和消費需求,發揮多品牌、多品類、多地域優勢,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提升產品文化屬性和藝術價值,讓珍酒、李渡、湘窖成為推動珍酒李渡增長的三級引擎。
資本賦能為珍酒李渡開啟了新的征程,而產業深耕則筑牢了其發展的堅實根基。在未來的發展中,珍酒李渡將繼續依托資本優勢,深化產業布局,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建設的“動銷哲學”
近年來,白酒國際化一直是行業探討的熱點話題,但白酒出海少有顯著成效。如今,借港股上市契機,從一定程度來說,珍酒李渡實際上也承擔著向國際市場輸出中國白酒文化的重任。
在招股階段,珍酒李渡就受到國際投資者高度青睞,招股首日國際配售已獲足額認購,多家長線基金紛紛入局,國際配售反應良好,這也表明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白酒的認可。珍酒李渡的成功上市,或許就是中國白酒文化輸出的最好時機。
目前,珍酒李渡旗下產品已登陸港澳,并進入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市場,并與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借助中免集團旗下200余家免稅商店及線上渠道等走向更多國家和地區。
在國內市場方面,珍酒打造了貴州、河南、山東、廣東和湖南五大核心市場,深入實施雙渠道增長戰略,其中,高檔酒事業部拓展異業圈層團購客戶,2024年營收實現高雙位數增長,成為珍酒第二增長曲線;珍酒事業部、珍三十事業部重點服務流通渠道,將珍三十從團購渠道轉換至流通渠道,增長潛力明顯;李渡在深耕江西市場的同時,開始全國化布局,已初見成效;湘窖和開口笑作為地區領先品牌,深耕湖南市場。珍酒李渡還通過數字化管理、資源賦能等方式,構建良性的渠道秩序和價格體系,實現與經銷商互利共贏。2024年,經銷商合作伙伴從2938家增至3204家,零售商從3143家增至3334家,且經銷商收入同比增長2.1%。
面對行業深度調整和市場嚴峻挑戰,珍酒李渡積極應對,主動謀變,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當珍酒李渡用控貨替代壓貨,用動銷率替代鋪貨率,用消費黏性替代渠道驅動,其市場打法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其長期效應也將逐漸顯現。高盛也多次發布研報,推薦珍酒李渡,認可珍酒李渡的長期主義戰略。
穩健發展的“綠色密碼”
上市后,珍酒李渡展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珍酒和湘窖榮獲“國家綠色工廠”,李渡榮獲“江西省綠色工廠”。
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參與標普CSA ESG評級,斬獲60分佳績,得分位列中國白酒行業前列,并成功入選標普《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5》;首次申報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評級,在氣候變化和水安全領域獲雙“A-”成績,領先國內食品飲料行業;持續保持萬得ESG“AA”評級,并連續兩年入選萬得“中國上市公司ESG最佳實踐100強”榜單,是白酒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珍酒李渡還聚焦鄉村振興、教育公平、非遺保護等領域,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公益模式。2024年,員工志愿服務超7800小時,捐資金額超1790萬元。旗下珍酒通過發展高粱、小麥合作種植基地56萬畝,帶動5萬余戶農村家庭增收。“湘窖·我的大學夢”公益助學活動已連續開展七年,累計捐款超3840萬元,幫助7500余位優秀學子圓夢大學。李渡借助唐、元“雙遺址”舉辦申遺文化節,弘揚傳統釀酒技藝,讓文化遺產飄香世界。
中信建投認為,珍酒李渡的ESG實踐(如“2850”雙碳目標)和沉浸式營銷(如“國之珍宴”)將進一步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白酒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除茅臺等絕對頭部企業外,多數酒企面臨增長瓶頸。珍酒李渡的增速換擋,實則是行業分化加劇的縮影。在年前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中,茅臺、五糧液、汾酒等行業龍頭企業均將“穩健增長”確立為核心基調。與往年追求兩位數高增速的目標不同,“合理增速”“良性發展”等表述成為戰略關鍵詞。
珍酒李渡表示,將堅持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繼續在品質提升、渠道優化、沉浸式體驗打造、品牌塑造、科研投入、隊伍建設、踐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下足功夫,堅持“做困難但正確的事”,不斷為消費者釀造更多美酒,為股東和合作伙伴創造更大價值,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珍酒李渡的成長路徑,不僅是一家酒企的突圍軌跡,更是中國白酒產業在變革中尋找新坐標的縮影——當潮水退去,逆行者的腳印,終將成為行業前行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