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4-23 14:50
盡管極米科技(688696.SH)已連續六年在中國智能投影市場占據頭把交椅,但行業的整體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家用市場的存量競爭日益激烈,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成為擺在所有玩家面前的共同課題。與此同時,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與短期利潤的波動,也考驗著這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戰略定力。
從早年以“無屏電視”概念切入市場,到如今面臨AI、空間計算等新技術對產品形態的重塑可能,智能投影的核心競爭力應如何定義?在LED、混光、三色激光等多元光源路線中,未來將走向何方?面對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差異與地緣政治風險,出海之路又該如何布局?另外,極米在車載投影領域已斬獲8個定點項目,這是否預示著一個足以“再造一個極米”的新賽道正在開啟?
帶著這些問題,近日,經濟觀察報記者與極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鐘波展開了深度對話,探討智能投影行業的未來機遇、極米的戰略抉擇以及硬科技企業的生存法則。
|對話|
車載業務能否“再造一個極米”?
經濟觀察報:極米連續6年蟬聯中國市場第一,但我們看到投影行業整體增速似乎正在放緩。你認為智能投影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將來自哪些場景或技術突破?
鐘波:這里要澄清一個概念,我們認為智能投影行業和投影顯示技術產業的范疇有區別,智能投影只是投影顯示技術具體的產品形態之一;除此之外,投影顯示技術廣泛應用于AR-HUD、智能大燈和交互投影、AR智能眼鏡等領域。
極米目前在做的事情,是依托投影技術的積累和專利布局,推動投影顯示技術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如車載投影,打造行業新產品、新場景的示范應用。
聚焦到智能投影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我們認為可能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場景拓展。除了家庭使用,智能投影還可以在商用(如文旅、辦公等)、教育領域(如互動教學等)等新興場景中尋找增長機會。以商用市場為例,根據洛圖科技數據,2024年全球投影機出貨量已經突破2000萬臺,其中商用占比約14%,也就是接近300萬臺。根據我們調研,在當前全球商用投影新增和存量市場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許多投影產品笨重且機械化,普遍存在能效水平低下、使用壽命短暫以及維護成本高昂等問題,不符合低碳環保、智能化的理念。
極米已經投入資源在商用投影市場進行了布局,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我們就會推出性能更為優越的極米商用投影產品。我們希望新的產品能積極推動辦公、教育、文化旅游等相關領域的老舊投影儀設備升級換代。
二是技術突破。投影顯示技術仍在向“畫質更好”這個目標不斷迭代和進步,例如更高的亮度、分辨率和對比度,更舒適的觀影體驗以及更小的體積和更低的功耗。同時在智能化方面,可以結合AI技術實現更智能的用戶交互、畫面校正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三是產品創新。我們覺得一些特殊功能或形態的產品,比如極米神燈(一款多功能智能投影產品)這種特殊形態,能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仍然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經濟觀察報:如何研判消費級市場的存量競爭與新興領域(如車載、教育)的增量機會?
鐘波:2024年1月初的時候我在公司內部發了全員信,堅定指出了極米未來幾年的業務焦點:第一點是極米要堅持技術創新,這是極米生根立本的源泉。我們應該在技術上不斷地去突破、去創造,逐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第二點是對于家用投影行業,大力拓展全球市場;第三點就是極米要堅定不移地去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那就是在車載顯示業務方面堅持投入。
極米一直所堅持的“追求極致”的價值觀,意味著我們只要開啟征程,就勢必一鼓作氣。所以我們對車載業務的投入,除了在技術投入、生產能力等方面,還包括軟實力配置。車載事業部團隊是獨立的(100%投入車載業務,不和其他業務共享人員),包括前端的銷售、產品解決方案到研發和測試人員、供應鏈、質量、生產基地的工人等。
極米從2024年開始進入車載業務,到2025年3月13日已經獲得了8個車載業務定點項目。車載業務毫無疑問會復用極米的核心競爭力。汽車行業選擇一個供應商是非常慎重的,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主機廠愿意采納極米的方案?
我們認為極米在車載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有三個方面:硬件、軟件和生產制造。
硬件方面,目前投影顯示主流的技術是DLP(數字光處理)技術,極米的DLP投影儀出貨量已經超過了700萬臺。這構建了極米超過十年對這個技術的認知和經驗。無論是在光學、結構、散熱材料還是電子,極米都處于行業領先的位置。
軟件方面,極米一直是投影行業智能算法的開拓者。從智能投影問世,它標志性的軟件功能的革新比如全自動校正、自動避障、自動環境識別等等,都一直是極米在定義,同時這些革新也得到了整個行業的認可、接納和追隨。所以在這一塊領域極米也有很強的技術積累。
第三塊是生產制造方面。極米是國內投影顯示行業唯一的一家可以做到從鏡片到鏡頭到光機到整機,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全鏈路交付的企業。這奠定了極米在家用投影市場取得領先的基礎,同時也為車載業務打開了一扇門。
下一代投影:AI驅動的空間交互中心
經濟觀察報: 極米早期以“無屏電視”概念顛覆傳統顯示市場,如今投影設備已形成獨立生態。在顯示技術加快迭代的背景下,如何定義智能投影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是否可能與其他顯示技術形成融合而非替代關系?
鐘波:智能投影對用戶而言核心利益點在于便攜的高品質影音體驗,和AR眼鏡、電視、手機相比,它的大屏體驗、便攜性與靈活性、使用場景多樣、音質表現、健康護眼等優勢明顯。
首先是大屏體驗,投影能夠輕松投射出百吋甚至更大的畫面,為用戶帶來影院級的視覺享受,尤其適合家庭影院、商務演示等需要大屏幕的場景。相比之下,電視的屏幕尺寸固定且較大尺寸價格較高,手機和平板的屏幕則較小。
其次是便攜性與靈活性,現代投影儀越來越小巧便攜,方便用戶在不同場景中使用,如戶外露營、旅行等。
還有使用場景多樣,投影不受場地限制,可以在墻面、幕布等多種表面投射圖像,適用范圍廣泛。而電視需要固定安裝,手機和平板的觀看場景也較為受限,AR眼鏡則更適合個人的移動觀影。
音質表現方面,高端投影儀配備了優質的音響系統,如極米搭載的哈曼卡頓音響,能夠提供出色的音效體驗。相比之下,電視的內置音響通常較為一般,手機和平板、AR眼鏡的音量和音質也有限。
我們認為,在未來,智能投影與其他顯示技術可能會形成融合關系而非簡單的替代。例如,在一些場景中,智能投影可以與液晶顯示器、電子白板等設備結合使用,實現更豐富的顯示效果和交互功能。通過融合不同顯示技術的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優質、多樣化的視覺體驗。
經濟觀察報:極米在光源技術上布局了LED、混光、三色激光多條路線,而激光顯示陣營正在崛起。你認為未來3至5年哪種技術會成為主流?公司選擇“技術并行”策略是出于怎樣的產業預判?
鐘波:LED、混合光源、三色激光等光源技術都有其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LED技術在成本和普及度上具有優勢,適合大眾消費市場;混光技術在亮度和色彩表現上較為均衡,適用于多種場景;三色激光技術則在色彩純度和亮度等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成本和體積上可能面臨一定挑戰。
極米選擇“技術并行”策略是基于對不同光源技術特點和市場需求的綜合考慮。通過同時推進多種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極米可以在不同細分市場和應用場景中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客戶的需求。
經濟觀察報:如何看待AI大模型與空間計算技術對投影形態的重構可能性?
鐘波:AI大模型可以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學習和分析,為投影設備提供更智能的內容推薦、語音交互、圖像識別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例如,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和偏好,自動推薦適合的影片,并通過語音指令實現快速播放。
空間計算技術則可以使投影設備更好地與周圍環境和用戶進行交互。例如,通過感知用戶的動作和位置,實現手勢控制、自動調整投影角度和畫面大小等功能,為用戶創造更加沉浸式的使用體驗。
未來,投影設備可能會從單純的顯示工具轉變為智能化的空間交互中心,與其他智能設備協同工作,構建更加豐富、無感融入的智能生活場景:
具體來說,未來投影能夠更加智能地感知環境、感知用戶和處理信息,在合適的地方顯示合適的內容,向極米創業時設想的“屏幕無處不在”邁出一大步。
要實現這樣的產品形態就需要把AI 和空間計算技術進行結合,利用空間計算來感知投影和環境中每個物體的相對位置,實現AR的效果;利用AI來推測用戶當前狀態和預期,推送顯示合適的內容。舉個例子,你在家,想用咖啡機做一杯拿鐵,投影識別到你的動作和意圖,于是在咖啡機上面投影出來拿鐵制作完成的時間、咖啡和牛奶的配比、目前的進度等信息。
經濟觀察報:極米海外收入占比從2020年的6.25%提升至2024年的31.89%,但面臨文化差異、專利壁壘等問題。相較于早年通過“阿拉丁吸頂燈投影”打開日本市場,未來全球化布局會更側重產品本地化還是技術輸出?如何應對地緣政治對海外市場的潛在影響?
鐘波:在全球化布局中,產品本地化和技術輸出都具有重要意義,但不同階段的側重點可能會因為市場環境、發展階段的情況有所差異。
考慮到每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對智能投影設備使用習慣存在差異,極米采取“本地化戰略”推動全球市場布局。公司以用戶為導向,針對每個國家的差異建立本地化團隊,去積極汲取當地消費者意見,不斷改進產品,同時也和本地的內容方合作,在保證提供基礎視覺體驗的情況下,再針對性地提供差異化的內容服務,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比如,在中國市場上,電子產品遙控器往往有很多按鍵,而在歐美市場,消費者都喜歡“一鍵到達”流媒體平臺的使用設計。
回應利潤下滑:“技術創新”是唯一生存法則
經濟觀察報:極米研發投入占比升至10.8%,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0.3%。在資本市場對短期業績敏感的環境下,如何說服投資者為長期技術投入“買單”?你認為科技企業應建立怎樣的創新容錯機制?
鐘波:研發投入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戰略選擇,而財報更多反映的是短期經營成果。企業在長期與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結合自身的資金儲備與長期戰略目標進行權衡,同時也需要經營者具備戰略定力。極米選擇了長期堅持研發投入的道路,盡管短期內可能面臨經營壓力,但從長期來看,這一戰略被證明是正確的。
通過過去幾年的持續投入,極米在研發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底層技術的突破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推動了國產化的突破,這些都直接帶動了業績的改善。極米充沛的資金儲備和清晰的長期戰略,為堅持研發提供了堅實基礎,也讓極米在面對短期壓力時展現出更強的戰略定力。
展望未來,極米將繼續堅持長期研發投入,通過新質生產力為生產經營持續賦能,推動公司經營狀況在長期內穩步向好。這一戰略不僅體現了我們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表達了我們對長期價值創造的堅定信念。
經濟觀察報:如果以2030年為節點,你認為智能投影設備會進化為何種形態?
鐘波:當前正值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發期,我們也正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并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新終端產品的研發之路。
以2030年為節點,首先我們要看到顯示技術本身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實現更高的分辨率、亮度、對比度和色彩表現,同時具備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體積,從而推動智能投影設備進化為更加小巧便攜、高性能、智能化的產品。其形態可能更加多樣化,如可穿戴式投影設備、微型投影模塊集成于其他智能設備中等。此外,就是AI生成內容和空間計算等跨界技術可能會對智能投影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經濟觀察報: 極米在車載投影領域已獲8個定點項目,這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現象級賽道”?
鐘波:最初創立極米這家公司,我們的愿景是讓光影改變生活。以前人們的生活空間主要是“家空間”,我們也在家用投影儀花了十年時間做到今天這樣一個位置。
現在,車開始成為第三空間,當然我們要思考極米在車這個第三空間到底能做什么。基于過往經驗積累,極米擅長的還是跟光影相結合的場景,所以我們提出了極米車載智能光影解決方案。
我們目前接觸的實際情況來看,以車載投影為例,無論是做后裝還是從前端設計開始接入,越來越多的主機廠來聯系我們。雖然目前還沒有很準確的市場報告,很難預計它的實際規模,但是我們能感覺得到整個市場的成長非常快,希望可以有機會在車載市場再造一個極米。
我們實際上是為三到五年設立了一個愿景,這個愿景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希望為主機廠和終端消費者創造價值。為主機廠創造價值很容易理解。為什么要為終端消費者創造價值呢?是因為我們團隊有To C的基因,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去定義更好的應用和體驗,所以我們要服務的是主機廠以及終端消費者。
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全球領先的車載智能光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當前我們在家用投影市場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我們的想法是,如果要做就希望通過努力可以在車載投影領域做到全球第一。
我們不僅是著眼于國內的機會,而且花了很多精力去拓展海外一些主機廠的機會,如同家用市場一樣,海外車載顯示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市場和機會點。
經濟觀察報:作為從“車庫創業”到科創板上市的親歷者,在資本更趨理性的當下,你認為硬科技創業的核心生存法則是什么?
鐘波:我認為核心是“技術創新”能力。持續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是硬科技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只有在核心技術的不斷攻堅克難,才有機會推出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產品,從而滿足或者引領市場需求并吸引新的客戶。這樣一來,客戶的消費活力被激發,企業研發投入的確定性增強,企業也更有意愿投入研發創新推出更好的產品。
這種“技術突破創造新需求,市場熱銷反哺研發”的良性循環會逐漸形成上升螺旋,讓硬科技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