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和立信數據研究院聯合組織開展的中國消費者消費意愿調查2025年一季度調查結果,在2025全國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節主會場上發布。此次調查覆蓋全國一線至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共收集了5000個樣本,旨在動態監測消費者信心、行為和意愿的變化,為政策制定和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消費意愿指數企穩回升
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消費者消費意愿指數為121.5,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表明消費市場整體處于擴張態勢。與上季度相比,該指數上升了2.1點,顯示出消費意愿的企穩回升。自2024年二季度以來,消費意愿指數曾連續三個季度下滑,2025年一季度首次出現企穩回升跡象。
家庭經濟狀況滿意度提升,消費預期改善
消費者對當前家庭經濟狀況的滿意度有所回升,30.7%的消費者認為“良好”,滿意度指數為114.6,比上季度上升2.1點。同時,47.0%的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家庭經濟狀況會“變好”,凈變好的比重為36.1%,比上季度上升2.4個百分點。這表明消費者對未來家庭經濟狀況的預期有所改善,體現消費者購買意愿的消費意愿強度指數為110.4,比上季度上升2.2點。
消費價格感知改善,消費環境滿意度回升
消費者認為當前市場消費價格偏高的比重從上季度的58.6%降至55.2%。消費者對消費環境滿意度指數為130.2,比上季度上升5.0點,結束連續四個季度下降的態勢。在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下降0.1%的背景下,仍有超一半消費者認為當前消費價格依然偏高,消費者價格敏感特征凸顯。這種情況下,商家通過降價促銷吸引消費者,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劇國內市場存在的內卷現象。要避免因過度內卷出現通過犧牲質量實施降價促銷的“竭澤而漁”的現象。
房地產市場顯現積極變化,仍需政策持續發力
受政策推動,超過八成的消費者認為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且比重持續上升,政策成效顯現。與此同時,認為房價偏高的消費者仍超六成,表明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仍需政策持續發力和時間的消化。
旅游消費需求強勁,文旅融合是趨勢
消費者家庭日常開支之外的余錢主要用于儲蓄、子女培養教育、旅游、還房貸和醫療。其中,旅游消費需求相對強勁,未來半年計劃旅游的消費者占比超過四成。消費者對文化、文明相關的旅游項目興趣濃厚,文旅融合成為發展趨勢。
汽車消費需求出現結構變化,新能源汽車備受青睞
調查顯示,汽車消費總需求在經歷峰值后呈現波動下降趨勢,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混合動力車最受歡迎; 10-20萬元的中價位車型仍是主流選擇;國產品牌車和SUV依舊是消費者購車首選。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觸達面擴大,政策成效積極
接近八成的消費者表示知曉“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已連續三個季度上升,比首次調查增加了26.5個百分點,政策觸達面在不斷擴大。知曉者中七成左右消費者參與了活動,四成左右未來打算參加活動,這反映出以舊換新政策取得了積極成效。
人工智能發展獲得積極認同,需防范其負面影響
接近九成的消費者表示聽說過AI(人工智能),其中超過六成的消費者使用過AI。超過九成的消費者認為AI會帶來諸如提高工作效率等積極影響;接近六成的消費者認為AI會帶來諸如增加失業率等負面影響。這體現了我國AI發展擁有非常好的群眾基礎,在積極推動AI發展的同時,要防范其負面影響。
政策建議:穩定預期,促進消費
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力度,穩定消費者預期;二是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改善營商環境;三是將防“內卷”提升為國家戰略,加強市場監管、促進行業自律等;四是加大消費政策力度,發放無差異消費券;五是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防范其負面影響;六是順應消費行為變化,推動汽車、文旅等相關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發起消費者消費意愿調查是基于當前經濟形勢與中小企業轉型需求的戰略考察,通過「數據監測—趨勢研判—策略指導—效果反饋」的閉環體系,幫助企業將消費端變化轉化為轉型動力,不僅是應對短期消費波動的應急舉措,更是推動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中小企業的成功轉型又將反哺消費市場,通過提供更優質產品與服務激發新消費需求,最終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市場生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