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恩生物通過十年技術沉淀,正在構建微生物產業的 "芯片級" 生態。這家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技術團隊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公司,憑借超30萬株菌株資源庫和覆蓋發現、篩選、工程改造、應用全鏈條的 DREAM 技術平臺,正在生物制造、醫藥、農業、食品等領域展開戰略布局。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Foodaily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博覽會暨每日新潮食品節(簡稱Foodaily創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成功舉辦。Foodaily創博會上,慕恩生物副總裁陳娟介紹了其技術護城河與產業突圍路徑。
以下為對談實錄:
問:您如何看待微生物資源在生物制造領域的“芯片”價值?這種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差異化競爭力?
陳娟:微生物菌種在生物制造領域,就好比在AI 領域的芯片,整個微生物的菌種庫實際上決定了中下游產品的開發邊界。所以我們從 2015 年成立的時候就開始建立這個全球最大的菌種庫,且這個菌種庫是以應用為導向的,所以它的產品力會更強。擁有這個菌種庫,我們就可以在自有知識產權的很多源頭上做突破性的創新實踐。
依托這個菌種庫,我們搭建了從發現微生物到篩選微生物、改造微生物、應用微生物的完整產業化技術體系。同樣的,依托這個菌種庫,我們也可以在專利布局、創新產品方面去建立自己的技術護城河,更加速我們產品的研發進度和產品品質。
問:公司業務覆蓋生物農業、生物醫藥、功能食品三大領域,且與多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這種跨行業布局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陳娟:慕恩生物的核心邏輯在于挖掘微生物的產業化潛力,通過菌株技術在醫藥、農業、功能食品等領域開發產品。自 2015 年搭建微生物技術平臺以來,我們建立了多場景的差異化篩選及開發邏輯,形成了可擴展的技術底座。我們采用 "技術賦能+生態合作" 模式,專注于菌種研發和技術創新,由合作伙伴負責應用轉化及市場推廣,這種分工能最大化發揮各方優勢。
目前已構建起覆蓋醫藥、農業、食品、美妝、環保等領域的微生物技術矩陣,通過持續優化菌株庫和技術平臺,正在實現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高效轉化。未來將繼續深化微生物技術平臺建設,探索更多創新應用場景。
問:本次展出的功能益生菌產品/技術中,最具顛覆性的創新點是什么?
陳娟:我們這次展會帶來的二代益生菌原料 ——AKK 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和傳統酸奶里的一代益生菌差別挺大的。二代益生菌是在足夠劑量下能夠預防或治療特定疾病的活性微生物,AKK菌已經有超過 1500 篇科研論文支撐,尤其在肥胖、糖尿病管理和抗衰老方面研究最多。我們團隊從222 株菌株里篩選出了一株減肥、降血糖、降血脂效果特別好的,還圍繞它申請了 10 項海內外專利,獨創了活性蛋白質Amuc_1100的質譜鑒定技術,能在相同菌數下保證功能物質活性最強。
生產上我們也突破了萬億級高純度菌粉工藝,穩定性做到兩年。雖然現在這些原料主要通過跨境電商進口,但我們用醫藥級標準研發,未來希望能讓國產活菌原料真正走到國際技術前沿。簡單來說,二代益生菌不是普通益生菌,是能針對代謝疾病的“活菌藥”,從研發到生產都更像做藥而不是做食品。
問:慕恩生物的研發路徑與同行比的區別在哪里?
陳娟:在益生菌領域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生物醫藥背景上。我們已經有兩款活菌藥物拿到了FDA 臨床批件,一個針對腫瘤,另一個針對代謝疾病。這種做藥的邏輯也延續到食品開發:用80多個細胞、動物模型篩選菌株,再通過人體臨床試驗驗證功效,比普通食品企業更看重科學證據。
我們有兩個“護城河”,一是全球最大的AKK菌種庫,超過222株AKK菌株儲備,對全球123株AKK菌株做過基因組比較分析,功能基因差異一目了然;二是DREAM技術平臺,從菌株發現、功效研究到應用開發全鏈條覆蓋。比如AKK菌的生產,我們用質譜鑒定技術保證活性物質含量,還能做到萬億級菌粉兩年穩定。
產業化方面,慕恩生物在廣州有8000平中試工廠,湖南50畝I期微生物制劑生產基地,成都也在布局益生菌智能工廠。簡單來說,別人做益生菌像做食品,我們更像是用做藥的標準在做活菌原料,從篩選到量產全鏈條都更嚴謹。
問:您認為未來5年功能益生菌領域最可能出現的顛覆性創新是什么?慕恩生物在其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陳娟:功能益生菌的顛覆性創新,應該是把做藥的邏輯滲透到食品開發里。簡單說就是像研發活菌藥物一樣篩選菌株,用臨床級的細胞模型、動物實驗甚至臨床試驗來驗證功效,而不是靠概念炒作。比如針對不同的功能方向如代謝疾病或情緒調節,要選擇特異的靶點篩選菌株,最后用扎實的科學及臨床數據說話。
我們希望慕恩生物有機會成為這個領域的規則制定者。我們手里有全球最大的 AKK 菌種庫,還搭建了獨家的 DREAM 技術平臺,從菌株發現到功效驗證全鏈條覆蓋。就像我們篩選 AKK 菌時,不僅要看它降血糖的效果,還要測活性蛋白表達量,用質譜技術保證每批產品的一致性。這種醫藥級的嚴謹態度,能讓功能益生菌真正從"玄學"變成有科學依據的消費品,我們希望通過制定更高的行業標準,讓市場告別虛假宣傳,回歸產品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