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ISSB 可持續披露準則先學伙伴”成都研討會——暨第三屆零碳協同創新大會成功舉辦

2025-07-08 17:13

經觀能源

2025 年6 月27 日,?以“零碳協同創新賦能全球可持續”為主題的第三屆零碳協同創新大會在興隆湖·中建濱湖設計總部盛大召開。此次大會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攜手零碳促進會共同主辦,天齊鋰業、中建西南院、中建咨詢承辦,全球氣候學院和勃諾科技共同協辦。大會圍繞ISSB 準則的應用與實施,特邀ESG 領域的知名學者教授、專家和實踐引領者,以主旨演講、圓桌分享等為路徑,共同探討ISSB 最新發展趨勢,為推動零碳協同創新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吸引了來自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各界的兩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特別顧問兼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

在致辭演講環節,張政偉先生系統性地闡述了ISSB 準則的制定背景、方法論框架、最新進展及其深遠意義。他提出了“神奇一跳”的概念,指出可持續信息披露正從非財務信息逐步轉向與財務報表一同披露,共同成為通用目的財務報告,這一關鍵性跨越將使可持續真正融入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他特別強調,構建完善的可持續生態體系需具備國際視野,期待更多踐行可持續理念的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準則的優化與完善。

?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鄒軍

在主旨演講環節,鄒軍先生系統闡述了鋰產業與凈零目標之間的共生關系。他指出,面對氣候變化對產業鏈轉型和實體經濟的雙重挑戰,天齊鋰業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借助可持續金融工具的創新和全價值鏈碳管理實踐,穩步推進2030年減排目標。鄒軍強調,實現從“鋰想到零碳現實”的跨越,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需將ESG 理念深度融入資源開發與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生態,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方案與產業智慧。

中建西南咨詢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工程師張國昊

在主旨演講環節,張國昊先生分享了基于盈利提升和市場拓展邏輯,以設計咨詢為切入點,開展建筑低碳改造一體化集成服務的新模式。通過設計咨詢這一輕量化但呈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以技術為導向,以運營為增值,與資方有效聯動,解決目前建筑節能改造市場中投融資、設計咨詢、工程建設、后期運營四大階段脫節的痛點,并進一步講解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垂直綠化、節能降溫新材料使用等方面的改造技術路線實踐案例。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理事溫悌悌(Ndidi Nnoli-Edozien)

溫悌悌(Ndidi Nnoli-Edozien)女士在其主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ISSB 準則在非洲的實踐應用,強調多方協作正逐步成為全球可持續進程的核心驅動力。她特別指出,中國的積極參與在此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也構成了中非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她強烈呼吁,中國企業的專業見解對于構建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準則至關重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為例,她進一步闡明,自然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價值量化依然是全球準則制定中的關鍵突破點。

ISSB 準則不僅要求企業報告可持續風險和機遇對其短期、中期及長期財務狀況的影響,更應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指導。引入這一全球性的可持續披露基準,將顯著提升各市場的透明度、問責制、有效性和可比性,進而更廣泛地吸引投資,有力推動私營部門蓬勃發展。

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聯席主任鄒榮

鄒榮先生在主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上海氣候周這一推動中國氣候行動的標志性平臺及其核心成果——“氣候公園”(Climate Community)可持續韌性標準系統。該系統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創新實踐場景,融合了自然、科技、社會、人文等多重元素,旨在通過“包容性、專業度、標準化”三大核心理念,聚焦“可持續性、氣候韌性與安全性”,打造全球氣候理論與場景實踐的示范高地。鄒榮強調,上海氣候周以“中國行動、亞洲聲音、世界標準”為三大支柱,致力于通過企業、院校、機構等多方協同的新生態圈,踐行中國雙碳目標,傳遞亞洲氣候治理方案,并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中國氣候行動經驗轉化為全球標準,為構建人類氣候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成都市零碳協同創新促進會理事長張亞龍

張亞龍先生圍繞信任構建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展開演講,并提醒與會嘉賓關注2030 年可持續發展規劃,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既定目標已陷入停滯,糧食安全、環境退化等領域受氣候變化等挑戰的影響尤為嚴重。同時,他強調信任缺失是地區沖突等地緣政治問題的內在根源,并且這一缺失還廣泛影響著數字世界和社會關系。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作為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需從文化、價值觀、規則標準等多方面構建。例如,創新信用業務模式,基于契約的企業信用體系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我們所珍視的正是像今天這樣,大家坐在一起,愿意伸出援手,贏得周圍伙伴的信任與認可,將這種信任轉化為一種力量,進而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核心競爭力,這便是我們共同的未來期許。

“興隆湖可持續共識”簽約儀式

本次大會圓滿完成了兩項重要簽約儀式。由天齊鋰業、零碳促進會、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成都科創生態島、中建咨詢等機構聯合簽署了《興隆湖可持續共識》。該共識以零碳共創、共享、共贏、共生為核心理念,倡導各方整合技術、產業與場景資源,共同建設興隆湖國家級近零碳示范區。簽約方承諾通過公益合作,推動零碳技術創新與生態圈建設,打造公園城市的零碳標桿。

“供應鏈ESG 管理倡議”擴容升級

“供應鏈ESG 管理倡議”也迎來了重要的擴容升級。水井坊、欣旺達、億緯鋰能、廈鎢新能四家企業正式加入該倡議。該倡議最初于6 月13 日由13 家龍頭企業(包括通威股份、天齊鋰業等)聯合發起,旨在響應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構建供應鏈ESG 評估標準體系,推動全球可持續供應鏈建設。此次擴容進一步提升了倡議的影響力,助力企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

?

可持續視角鏈接世界:標準貫通企業與城市間零碳協同創新圓桌分享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央結算公司中債估值中心的高級總監林劼擔任主持人,圍繞“可持續視角鏈接世界——標準貫通企業與城市間零碳協同創新”這一核心主題,與在場的嘉賓展開了深入對話。嘉賓包括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中國)的披露業務負責人桂萱、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服務北亞區負責人蘇筱琳、清華四川院院長助理兼科技創新部主任呂嵐春、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常務副總裁蔣潔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書記黃文,以及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何錚教授。討論內容主要涵蓋兩大方面:其一是披露標準化,聚焦ISSB 國際準則如何推動企業碳排放數據與城市碳管理平臺的互通,強化碳監測技術應用與碳金融產品創新;其二是投資價值化,剖析ESG 披露數據在資產定價中的核心作用,探索氣候風險量化工具及“企業-城市”ESG 協同投資模型。專家們從機構和高校的角度都一致認為,以國際標準為紐帶,打通企業行動與城市治理的協同鏈條,將成為全球零碳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

全球價值鏈重塑:ISSB 專責如何賦能企業可持續治理與競爭力提升

勃諾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軼名擔任圓桌論壇主持人,圍繞“全球價值鏈重塑—ISSB 準則如何賦能企業可持續治理與競爭力提升?”這一主題,攜手匯川技術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韓國震、正泰集團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執行主任顧皓、晶澳科技品牌總裁兼可持續發展官李京、通威股份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朱子涵、億緯鋰能ESG 雙碳部總經理肖忠湘、中集集團可持續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彥剛的六家領軍企業的ESG 負責人,展開深度對話,聚焦三大核心議題:

競爭力重塑:ISSB 準則驅動企業平衡短期市場突破與長期價值創造,通過風險管理構建全球競爭力。

治理革新:準則倒逼企業完善可持續治理體系,以創新舉措破解供應鏈管理落地障礙。

戰略先行:企業通過資源整合高效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搶占“先學先行”戰略高地。

此外,通威股份與晶澳科技的光伏行業ESG 倡議(SCSI 與GSSA)進一步引發綠色供應鏈合作展望。王軼名先生總結指出,ISSB 準則已成為全球價值鏈重構的關鍵杠桿——不僅是衡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更是連接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橋梁,推動企業從合規踐行者進階為生態共建者,最終實現“更好商業、更好世界”的可持續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