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6-28 21:45
“在公司內部,我經常被問‘今年行情不好,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能否晚點開始,以后再做?’‘ESG能幫產品多賣出一分錢溢價嗎?’‘做這件事情對公司有什么意義?’面對質疑,我的回答是,我們沒有選擇,目前必須完成,且必須做好。”6月27日,晶澳科技(002459.SZ)品牌總裁、可持續發展官李京在天齊鋰業等單位承辦的第三屆零碳大會上說。
晶澳科技是一家總部位于河北的光伏發電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靳保芳1996年進入光伏行業,從事硅棒、硅片業務,2005年創建晶澳科技。
中國光伏企業過去十幾年的發展,離不開海外市場的支撐。第三方咨詢機構InfoLink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總規模達235.93GW,同比增長13%,中國光伏產品連續4年出口額超過2000億元。
“晶澳60%的市場份額都在海外。ESG更加重要……如果(ESG工作)我們做得不好,那么我們根本沒有搶占海外市場的機會。”李京說。
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光伏組件出口市場。2024年,中國銷往歐洲的光伏組件總規模達到94.4GW,在總出口量中的占比達40%。歐洲也是對光伏產品ESG指標要求最高的海外市場。2024年3月,歐盟議會通過《歐洲建筑性能指令》中的歐盟太陽能標準,旨在減少行業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2024年7月生效的歐盟《生態設計指令》,將對光伏組件設定全生命周期足跡上限,推動低碳制造。
李京透露,今年初晶澳科技進行了一次客戶調研,目的是了解客戶選擇企業的因素優先次序,結果發現,在很多海外客戶的優先次序中,ESG因素的優先級高于技術標準,這一結果令她非常吃驚。例如,歐洲客戶在投標中對ESG有要求的比重是100%,中東客戶的比重也達到10%至40%。
根據官方數據,以光伏組件出貨量計算,2024年晶澳科技全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2.3%,其自2015年以來光伏組件出貨量連續十年位列全球前四位。
李京表示,晶澳科技內部針對ESG采用“兩條線”的管理邏輯,其中一條是合規底線,即在風險控制層面保證公司能夠滿足ESG最低要求,在當下存活下來,另一條是競爭力線,即努力構建ESG領域的長板,以確保公司在未來也能存活下來。
在資本市場,晶澳科技200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8年從美股私有化退市,2019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今年4月,晶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此次募資用途包括擴大海外生產能力、強化全球市場推廣、支持研發項目和全球技改、償還高息貸款等。
除了銷售市場,資本市場如今對光伏企業ES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留在這個池子里,我們需要滿足投資者的底線要求,否則我們會被踢出局。如果評級和ESG表現足夠好,我們就能獲得更好、更優質的資本注入,從而實現更長期的價值投資。”李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