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與健康化浪潮交織的背景下,野人日記以"好吃+輕卡"雙輪驅動戰略開辟預包裝食品新賽道。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 Foodaily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博覽會暨每日新潮食品節(簡稱Foodaily創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成功舉辦。Foodaily創博會上,野人日記CEO邢正軒敘述了其通過模式創新與組織重構實現逆勢增長的底層邏輯。
以下為對談實錄:
問:野人日記從農產品銷售轉型為輕卡主食品牌。作為 90 后 CEO,您如何在早期判斷 “預包裝食品”“健康化” 的賽道趨勢?這種戰略轉向背后的組織能力是如何重構的?
邢正軒:我本人一直對健康食品很感興趣,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當時預包裝食品做健康類的市場還未飽和,競爭沒那么激烈,而輕卡食品雖有需求,但也存在口感不佳等問題。我覺得要是能做出既好吃又具功能性的產品,肯定有市場,所以選擇了這條賽道。
在戰略轉向過程中,團隊組織能力重構遵循 “缺哪補哪” 的原則。銷售端相對穩定,但供應鏈和品牌建設方面缺人,于是我們一方面尋找新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推動老同事轉型。比如讓有一定經驗的同事學習新技能,參與到新業務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快速地搭建起了適應新業務的團隊架構。
問:團隊 90 后、00 后占比超90%。野人日記是如何在快速擴張中保持組織的穩定和活力的?
邢正軒:其實我們并沒有在轉型和擴張的過程中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我們團隊成員比較年輕,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就使得公司在各個階段實現快速的過渡。另外,操作的團隊都是跟著公司一路從公眾號時代轉型到抖音時代,從農副產品業務發展到預包裝食品業務,大家已經習慣了變化。比如停止做某個產品,同步在開展新業務,團隊成員都能很快過渡。年輕團隊頭腦靈活,面對變化能迅速調整,加上大家已經有了長期合作的基礎,默契度高,所以在不斷的轉型和擴張中,團隊始終保持著活力。
問:在產品研發的角度,野人日記總能精準捕捉市場新需求,您如何構建從市場洞察到試錯再到產品迭代的創新閉環?作為 CEO,您在產品決策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邢正軒:我覺得是“大力出奇跡”。我們的團隊每月會查看近 3 萬個產品,線上研究或者買回來試吃。看到有潛力的產品,就會展開思考和討論能否將其改造得更健康。改造產品時,我們也會反復平衡口感和熱量,調整滿意后,先以最小 MVP(最小可行產品)形式進行測試,小批量生產投放市場。若產品在自然流量下數據表現不錯,就會再投入進一步的推廣。每個月大概都會上七八個新品,始終保持較快的迭代速度。
作為我個人,一個是在產品決策的前期,我主要負責模式的探索,搭建研發流程和結構。在選品理念上,也會鼓勵和引導團隊,鼓勵他們多拿產品方案,然后我們通過不斷試錯糾正,不斷地與團隊打磨產品的可行性,讓團隊逐漸掌握市場和品牌的匹配度,大家一起積累經驗。
問:面對同質化競爭和行業 “內卷” 的價格戰,野人日記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為用戶帶來的價值?
邢正軒:我們認為這本質上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問題。如果只追求短期利潤,在產品上妥協,降低成本,從長期看是不可取的。產品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產品和品牌在用戶心中的地位取決于其長線價值。那些追求短期利潤的品牌往往難以長久發展,所以我們是信奉長期主義。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上,我們堅持選用更好的原材料,注重產品健康屬性,努力提高食品的品質底線,給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
問:2025 年,企業將如何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
邢正軒:2025 年,我們把加大研發投入作為重點工作,致力于推動產品升級,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目前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變化,我們積極與研發機構合作,希望借助外部成熟技術應用到產品中。例如,我們正在和研發機構共同研究如何在保證產品好吃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熱量。像在產品中添加魔芋時,研究魔芋與其他雜糧、面粉的最佳比例,以達到熱量更低、口感更好的效果。我們還會持續關注行業新技術,將其融入產品研發,推出更多低脂、高蛋白、低熱量的健康食品,讓消費者吃得更健康、更美味,輕松享受健康生活,不用為減肥或飲食健康過度擔憂,以產品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問:未來十年,您希望將野人日記打造成怎樣的企業?
邢正軒:未來十年,我希望野人日記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平臺。對內,讓團隊同事們都能有一份體面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在小地方,大家收入普遍偏低,生活壓力大,我希望公司能改善大家的生活狀況。對外,我也希望團隊能夠以公司為媒介,持續地創造價值來回報社會。比如把產品做得更健康,讓消費者不用刻意堅持就能輕松保持健康飲食,提高食品行業的質量底線,選用更好、更貨真價實的原材料。我認為公司不僅僅屬于股東或員工,是社會給予了公司發展的機會,所以要努力為社會創造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