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房子”為支點,推動房地產高質量,加快房地產企業發展模式創新。3月31日,中國海外發展發布2024年財報:報告期內,集團實現收入1,851.5億元;銷售金額人民幣3,107億元,同比增長 0.3%,是中國十強房企中首先實現銷售增長的公司;此外,中國海外發展進一步壓降有息負債規模,凈償還債務175.5億元,期末資產負債率為55.8%,凈借貸比率為29.2%,處于行業最低區間,繼續保持在“綠檔”。
中海發展全力踐行“好房子”,融入科技元素實現智慧生活場景,注重節能環保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當房企深陷“價格戰”與“現金流焦慮”時,中國海外發展(以下簡稱“中海發展”)以“高性能+好服務”重構產品價值邏輯,全面提升房地產行業的產品力與服務力。
“雖然國內經濟與房地產市場仍將面臨多重壓力與挑戰,但進入2025年,更多新的機遇與增長動能涌現。”中國海外發展董事局主席顏建國表示,我們相信政策推動力、市場推動力和公司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這“三個推動力”,將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公司進一步塑強競爭優勢,保持穩健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多維驅動穩健發展:地產銷售穩健,物業收入增長亮眼
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中國海外發展能夠在2024年逆勢突圍,主要依靠兩個“拳頭”出擊:地產銷售穩健,持有性物業收入增長亮眼。
根據2024年財報,中海發展實現銷售額3107億元,同比增長0.3%,成為TOP10房企中首先實現正增長的企業;2024年,中海發展平均銷售單價為27048.3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62%。
銷售業績逆市飄紅,離不開中海發展在一線城市的布局深耕。中海發展將一線城市作為2024年房地產板塊的戰略核心要地,秉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產品”的發展戰略。2024年,中海發展在北上廣深及香港的銷售額合計1640億元,占公司整體銷售的61%,并在上海、北京、深圳 均位居當地市場領先,上海以 704億元創公司單城年銷售額紀錄。
在上海,中海發展的全年銷售額突破704億元,刷新全國性房企在單個城市的最高銷售紀錄。2024年3月,黃浦區新天地板塊的中海·順昌玖里開盤,當日銷售額高達196.53億元,打破全國單個樓盤開盤銷售紀錄;徐匯濱江板塊的中海·領邸玖序年內五開五罄,累計攬金282億元。在北京,中海地產以439.04億元銷售額,連續7年蟬聯北京房企權益金額榜冠軍。在深圳,中海·深灣玖序突破當地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定價上限,首開便收金超100億元,全年銷售額達156.2億元。
在一線城市的強勁表現,不僅凸顯了中海地產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4年,中海地產平均銷售單價達27048.3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62%,為公司未來數年的利潤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持有性物業收入的亮眼表現,也為中海發展的穩健發展帶來的業績增長點。在報告期內,中海發展商業物業收入71.3億元,同比上升12.1%。
中海發展還通過“穩健財務”與“精準投資”的雙輪驅動戰略,來多維度實現穩健發展。在現金流管理與信用方面,中海的在手現金規模長期位居行業前列,疊加嚴格的債務管控,使其在行業流動性緊張周期中始終保持充足的安全邊際。公司連續多年保持“三條紅線”綠檔,凈負債率、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等指標持續優化,財報顯示,中海發展進一步壓降有息負債規模,凈償還債務175.5億元,期末資產負債率為55.8%,凈借貸比率為29.2%,處于行業最低區間,繼續保持在“綠檔”。
2024年,標普全球將中海信用評級上調至A-,成為首先獲得雙A國際評級的中國房企,這為其在海外融資市場贏得了更低的資金成本優勢。
在投資布局的戰略上,中海發展選擇縱深布局,積極投資擴充土儲,展現出“逆周期拿地”的魄力。
2024年,在12個城市新增土地儲備22宗,中海發展總購地金額806億元,新增權益投資額696億元,新增購地金額位居行業領先;其中,四個一線城市權益投資額占比高達73.5%,顯示出對核心城市的堅定信心。僅在2024年12月單月,中海發展一舉拿下6宗地塊,其中包括位于北京豐臺、深圳南山的兩宗“百億地塊”。進入2025年,中海地產延續積極投資態勢,接連競得北京三宗地塊,以及深圳、鄭州、沈陽、廈門、杭州等地的地塊,累計投資額逾300億元。
通過積極的土地投資,中海地產擴充了土地儲備規模,優化了貨量結構,為企業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2024年,中國內地前100房企土地儲備平均去化周期為5.85年,較2023年縮短約2年,而中海發展憑借充足優質的土儲,應對市場變化的底氣更足。
拓展發展新空間:商業與產品創新并進
在房地產存量時代,中海發展也在加速轉型,一方面加速布局核心資產,另一方面運用科技驅動精細化運營,構建全鏈條體系,實現商業板塊業績增長,拓展發展新空間。
商業地產作為中海地產多元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板塊,近年來步入加速收獲期。2024年,公司有9個商業項目入市,2023年入市12個項目,2022年入市15個項目,商業版圖持續擴張。上海中海中心寫字樓榮膺2024年度上海租賃市場成交TOP1,憑借絕佳地理位置、高端硬件設施與優質運營服務,吸引眾多知名企業入駐,成為上海商業辦公領域的璀璨明珠。上海真如環宇城MAX在2024年大眾點評購物中心熱門榜·上海TOP2,憑借豐富業態組合、獨特商業設計和卓越運營管理,成為消費者購物、休閑、娛樂的熱門打卡地。這些商業項目的成功運營,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與豐厚收益,還大幅提升了中海地產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影響力,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房地產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好房子”不僅是國家住房政策落地的標桿實踐,也成為中海踐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通過“科技引領+標桿打造+標準輸出”的立體化路徑,中海發展不僅重塑了高端住宅的價值內涵,更以央企擔當推動居住品質升級從“產品競爭”轉向“體系競爭”。
結合住建部三萬多戶客戶調研以及自身積累的三萬多條客戶反饋,中海打造出以“高性能 + 好服務”為核心理念的中海“好房子”綜合解決方案,并亮相中國建筑科技展。
在2025年兩會期間,顏建國作為港區政協委員表示,“我理解的‘好房子’有兩個關鍵詞:傳承歷史,鏈未來。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榫卯結構,還是樣式設計、裝飾結構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新時代的’好房子’建設標準,就是要打造一部現代版的營造法式’,從好設計、好建造、好材料、好運維幾個方面,全面提升建筑性能和居住體驗。同時,‘好房子’也應該是鏈接未來的居住空間。隨著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房子一定會成為鏈接生活和服務的智能終端。”
2025年上半年,中海“好房子”Living OS體系率先在北京、上海雙城首發。這一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居住體驗,從好設計、好建造、好材料、好運維等方面全面提升建筑性能,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領行業居住品質升級。
深耕ESG領域,勇擔社會責任
中國房地產行業正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中海發展不斷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環境保護方面,中海發展全力投入綠色建筑的研發與推廣,不斷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與環保性能。在項目開發過程中,中海發展積極采取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等措施,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截至2024年,中海累計綠建項目達673個,總建筑面積1.1億平方米。北京中海金融中心打造北京領先商業辦公零碳建筑及光儲直柔技術集成示范方案;新落成的中國海外大廈項目,領先成為中國5A級高層寫字樓在運行階段的近零能耗建筑。
與此同時,中海發展積極助力鄉村振興與民生改善。中海發展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持續助力甘肅三縣鄉村振興,精心甄選當地優質農產品,深度參與特色農產品品牌創立、生產包裝及“海惠萬家”活動等各個環節,累計消費幫扶投入及帶動銷售逾兩千萬元,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貢獻積極力量。
在住房交付方面,2024年全年交付108,250套房屋,及時交付率達100%,用實際行動兌現對客戶的承諾,切實保障購房者權益,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通過在ESG領域的不斷實踐,中海發展在各類評級中成績卓著。境外評級中,公司是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分股)的A+(成分股),為內房領先;明晟MSCI評級為A,處于行業領先;全球房地產可持續標準協會GRESB評級為3星(92分),行業領先;晨星Sustainalytics評級為13.7分(低風險),內房領先(分數越低,級別越高);標普全球CSA (DJSI)評分61分,內房領先。2025年2月12日,標普全球正式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2025》,中海地產憑借卓越的ESG表現,首次入選該年鑒,成為本年度首先上榜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充分彰顯了公司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
無論是在銷售業績、投資布局、財務狀況,還是在ESG實踐和社會責任履行方面,中海發展都展現出了企業的擔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中海發展將繼續堅持“好產品、好服務、好效益、好公民”的理念,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
當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之際,中海發展以“逆周期布局者”的姿態展現出戰略定力與破局智慧,以“穩健增長+價值創造”重構行業邏輯,進一步推動房地產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益運營”,為市場注入信心。
顏建國表示,下一個五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求進的高質量發展,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將逐步建立健全,中海發展將堅守長期主義,推動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為客戶的美好居住與幸福生活持續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