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造車后的沈亞楠闖關“好房子”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3-28 19:02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錢玉娟 常州市新北區的森林公園臨湖建有一套三居樣板房,作為“棲息地”的線下體驗中心,自3月中旬以來,這里正式對外展示智能住宅產品L32。

棲息地是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前總裁沈亞楠走出“造車”賽道后,創辦的一家定位“生活智能”的科技品牌;L32是棲息地推出的一整套高度集成、軟硬件一體的居住空間解決方案,數字32代表三房兩衛戶型。

做智能住宅,是沈亞楠在2022年萌生的創業設想,向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請辭后,他闖入了一個比造車更具規模潛力的紅海市場——“造家”。

為了在新賽道實現產品落地,沈亞楠深諳“重模式”的效應,投入超億元自建工廠。在棲息地品牌創立之初,團隊規模就超500人,近半數是產品開發與AI領域的工程師。

組建“重工部隊”沒有讓沈亞楠走上捷徑,從產品設計到系統開發,從垂直模塊化進場到全屋實現交付,幾乎每個環節,他都是從0起步。

“難得哇哇叫。”沈亞楠沒想到,最初以產品化、智能化來造一個“好房子”的思路,最終具化在智能住宅產品L32中,耗時近3年。

2024年4月,棲息地曾公布L32的產品定義以及高達39.98萬元的定價,但這款明碼標價的產品當時沒有公開發售。

經過近一年的迭代,2025年2月底,沈亞楠展示的L32已經擁有Level?3家庭AI助手,從標準版到創始特別版的產品定價在35.98萬元—42.98萬元。

目前,L32有數百位天使用戶,他們中的大多數處于在裝狀態。“2025年是重要的上量年。”沈亞楠希望L32能真正批量地服務用戶,但他不忘反思之前的激進做法——曾向用戶承諾55天完工,結果初代產品并不能全部按時交付,由此引發一些用戶對工期拖延的不滿。目前,沈亞楠將L32的交付工期延長至85天,“要知錯就改”。

L32闖關智能化

與李想一起造車前,沈亞楠曾任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副總裁兼摩托羅拉(中國)董事長,這位科技圈老兵,曾在2021年自家裝修前對“智能化”改造抱有天然期待。

然而裝修結束,沈亞楠手機上裝了17個App,空調、窗簾、智能馬桶……幾乎每個產品都得用一個App控制。

用數字化技術變革家裝行業的理念并不新鮮,在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的賽道上,早有多個互聯網家裝平臺以及科技巨頭的身影,沈亞楠在親身體驗后,意識到智能化家居硬件的離散狀態并未改變。

造車時,他常舉一個例子:章魚有8個腦子,卻是低等動物,而高等動物人類只有一個大腦,靠“中央算力”就能實現復雜的功能和更好的控制。

啟動“造家”計劃后,沈亞楠在智能化方向上有所思考,全屋的空調、地暖、新風效果,以及燈光、水電的控制,如何在一致的美學下被智能化地集成在一起?

“用一個大腦來控制全屋。”沈亞楠說,這也是團隊造“好房子”要遵循的基礎邏輯。棲息地將汽車中央電子器架構引入家裝領域,為家打造了一個“智能底盤”。

這是一個性能達200?TOPS(1 TOPS代表每秒可完成一萬億次基本操作)的本地中央算力中樞,可以7X24小時秒級響應用戶在家庭生活場景中產生的數據和需求。

以L32的環境傳感、睡眠傳感等系統為例,它們可以實時收集室內空氣、光電以及用戶狀態等數據,傳感器會每2秒感知一次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新風系統,確保空氣環境達標。

除了有看不到的算力中樞保障L32運轉,讓各功能模塊、設備間以統一方式智能聯動起來的,還有“小七”——棲息地在通用框架下自研的家庭AI Agent(智能體)。

沈亞楠說,“小七”不是某個功能的堆砌,它代表著一種能力,與其他語音交互工具有本質區別:大部分智能家居企業把房子的智能部分當作獨立產品在做,沒有和住宅的基礎功能模塊深度整合,提供的只是語音開關燈,控制窗簾等功能,“小七”已經能按人類的意圖去執行任務,還不用提前編程某些場景。

以開燈為例,傳統的語音交互多數是照本宣科地說“把客廳的燈打開”,而面對“小七”,用戶可以說“我覺得客廳有點暗”,“小七”會在理解意圖后調節燈光。

“小七”的能力不只是基于棲息地自研的本地模型,沈亞楠透露,像讀屏以及對復雜指令的思考理解,棲息地會調用豆包以及在云端模型中接入DeepSeek。

棲息地創立前期,團隊中超200名研發人員將精力投入iVD數字化設計及交付系統開發中。沈亞楠說,在實現場景數據的整合和處理前,棲息地要先將住宅變成一個數字資產,團隊以數字“孿生”技術對住宅進行虛擬化、1:1還原,不論是可見的柜組、空調,還是隱蔽的煙機、管線、電路等,都可以被模塊化、數字化地顯示出來。

為將“底盤”和住宅的各個功能模塊組合進不同的三房兩衛中去,棲息地陸續推出了一些早期版本,天使用戶在裝期間反饋的建議和經驗,幫助團隊迭代產品,有了現在的2.0版本。

一支“重工部隊”

當年,李想聽了沈亞楠再創業的設想沒有阻攔,而是將那句口頭禪“挑戰成長極限”作為祝福送給沈亞楠,并表示會考慮投資。在棲息地2024年4月宣布獲得合計6.53億元融資時,理想汽車領投了其中的Pre-A輪。

沈亞楠曾邀請李想到棲息地北京觀湖展廳,兩人就“未來新家”進行主題直播討論時,沈亞楠對外講起,李想是最早建議棲息地第一款產品要做三房兩衛戶型的那個人。

二人聯合造車時,首先明確的就是“造家庭用車、大六座、SUV”,由此切中了“中產奶爸”這一客群。當沈亞楠決定“造家”時,李想的建議讓棲息地錨定了目標用戶:有孩的大三居家庭。

因各地不同年代建的三房兩衛房型有較大區別,棲息地團隊用了一年多時間驗證產品的適配性。

不同于其他初創公司,在棲息地品牌創立之初,沈亞楠的團隊已超500人。曾在造車階段被沈亞楠納入麾下的產品、AI、市場方面的同事有不少選擇和他一起創業。他還從萬科、龍湖等地產公司以及大家居等細分領域挖來房屋精裝、家裝家居方面的專業人士。

為了讓棲息地的產品保持原創設計與美感,沈亞楠用了9個月時間請來了全球知名華裔設計大師盧志榮。盧志榮在全球有諸多高端酒店、頂奢私墅的設計作品,但他也一直想做“讓大家買得起的設計”,與沈亞楠達成共識后,盧志榮全職加入棲息地擔任藝術總監。

“他會拿著每平方米3萬塊的產品要求我們。”沈亞楠稱,盧志榮讓棲息地團隊在產品設計上經受了高標準的磨煉。

區別于理想汽車一開始選擇代工,棲息地在組建“重工部隊”的同時,分別在北京和常州兩地建起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北京有試制中心,常州有技術研究院、環保實驗室等。

在產品研發環節,棲息地團隊將家裝涉及的產品進行模塊化拆解,梳理出上千個模塊,制定出詳細的需求說明書,更好地鏈接供應商,還針對產品模塊的安裝及測試等細節,制作了一本超300頁的操作手冊,供安裝工程師進行標準化操作。

其實,產品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的開發,對沈亞楠背后這支有技術沉淀的團隊來說并不難,而讓用戶裝完即住,給棲息地提出了更高要求。

“環保是底線。”沈亞楠認為,不能靠碰運氣和事后治理做到環保,為把與環保最緊密相關的木作環節等控制在手中,棲息地在常州開設了自營的木作智造工廠,面積達35000平方米。

沈亞楠想要打破家裝行業過去多年的“攢機式”交付模式,賣給用戶一個完整且一體化的智能住宅產品。

入局前,沈亞楠拜訪了傳統大家居行業的一些前輩,得到的建議和提醒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這事太難了。

沈亞楠不想延續服務業傳統的獲客邏輯——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去獲客,而是從技術革命的角度出發,把產品化、智能化“造家”這件事在5年內或以更快的節奏一次性推進成功。

這也給棲息地制定了一個時間表,要更自主地掌握創業節奏。大到凈水模塊系統,小到一個釘子的裝配工具,多是由團隊原創開發。沈亞楠在創業之初跟人聊起來,常強調“自研”。

但在L32面市后,沈亞楠會更愿意凸顯合作供應商的重要性。

家裝領域的上游供應,多會疊床架屋式拉高成本,沈亞楠回憶,自家裝修選用的瓷磚,從產地佛山工廠發出,到達他手里時,價格能被層層中間商炒高10倍。

將住宅進行模塊化拆解后,棲息地要去除中間商,就得對供應商進行垂直整合,這其實是沈亞楠最擅長的事情。

“一輛車需要整合上萬個零部件,而裝修一套房子,也就涉及2000多個零部件。”他說,棲息地的核心零部件采取自產自銷,但像新風這樣的模塊系統就會和行業內專精的科研企業聯合開發。

如今,沈亞楠有超過100家供應商,既有圣戈班、千年舟這樣傳統大家居產業鏈的企業,也有星宇車燈、繼風座椅等汽車產業鏈的領頭企業跨界“用造車的方式造家”。

汽車供應鏈的內卷競爭,讓兼具技術儲備和成本效率的供應商選擇轉入家居家裝產業,這也讓棲息地組建了一支“車規級”供應商質量管理團隊,他們既需要深入上游制造過程,管理部件產品的主輔材是否環保,還需要通過產品承重總量和施工過程的全流程管理,保障L32的環保承諾以及交付效率。

耐心造“好房子”

2024年,住建部部長倪虹解答“好房子”怎么建時,說到“要像造汽車一樣去造出‘好房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要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這都讓沈亞楠的再創業路徑愈發清晰。他認為:“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仍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只有住了。”

與一輛車開3—5年便可更新換代不同,全世界自有住房戶均15年才會做一次翻新改造,中國也不例外。但沈亞楠與親朋好友交流后發現,房子住了10年、15年的大有人在,這些人并非不想重裝,只是缺少好的產品和服務,才將居住改善這件事“忍”了下來。

消費者需求旺盛,家裝行業上游供應又很豐富,但這條鏈路缺了一個好的匹配供給。沈亞楠想要去填補。

在把“冰箱、彩電、大沙發”裝進智能汽車后,沈亞楠看到了“造車”和“造家”的邏輯相通性,他想將產品化、智能化的經驗復刻,為中高端收入、居住在三居里的家庭用戶實現居住改善。

《中國家裝發展報告》預測,中國家裝家居市場總體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5萬億元,其中存量房裝修市場規模有望達3.34萬億元。

這個比“造車”更具發展潛力的賽道,正引發房地產領域的重視,沈亞楠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能叫得出名字的大房地產商都來找他交流過,不管合作與否,他都愿意把棲息地的經驗傾囊授出。

沈亞楠當下并不做To B的生意,比如將L32置入開發商的新房內,幫開發商去賣房。在他看來,棲息地“創造幸福的家”必須直接服務用戶。

To C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棲息地面臨商業化壓力,它需要擴大用戶對智能住宅產品的認知。L32目前有幾百位天使用戶,大部分在施工狀態,盡管已經入住的用戶普遍認為“所見即所得”的智能住宅超預期,但設計和施工安裝的周期過長也是他們一致的負面反饋。

沈亞楠用“激進”形容團隊之前的想法和對用戶的承諾,他解釋:L32由產品研發、設計及模塊供應后,解決了大部分的不確定因素,但不論數字“孿生”下的住宅還原還是設計師的多維圖紙生成,都很難精細到真實家裝環境下一顆釘子的連接。

大部分問題都是裝修工人在現場自己琢磨解決。除了施工現場環境或產品運輸途中的不可抗力,人效高低是影響工期的關鍵因素。

人在裝修環節中的不確定因素,直接考驗著棲息地內部組織的系統性管理。去年下半年,沈亞楠對內部條線進行了較大調整,其中負責解決現場問題的交付經理和施工經理兩個角色合并。他解釋:將責任明確可以對這個人的能力和態度提出要求。

即便處于棲息地產品交付末端的裝修工人完全自營,且經過了官方的系統培訓,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工人的素質仍會有一定的偏差,為了保證最終結果的確定性,棲息地會加入質檢節點,對家裝過程進行分布管控。

但智能住宅產品的復雜程度,不可能讓棲息地做到像汽車工廠那樣100%的質量管控,只有通過嚴格的培訓和認證體系來盡可能保證L32產品的落地。

棲息地聯合創始人張翔主管銷售業務,他的經驗是,L32正式面市前,如果一個用戶想要居住改善且預算足夠,在棲息地推介完,用戶對智能住宅的認知是高的,往往能有60%的成交率。

讓張翔有壓力的是,“讓用戶很快達成(對智能住宅產品的)統一認知確實有困難”。

對此,沈亞楠并不覺得焦慮,他對中國消費者的認知有信心,甚至覺得只要棲息地認真做好產品,用戶對品類和品牌的理解就會變得樂觀。

TMT新聞部記者 長期關注并報道TMT領域的重大事件,時刻保持新聞敏感,發現前沿趨勢。擅長企業模式、人物專訪及行業深度報道。 重要新聞線索可聯系qianyujuan@eeo.com.cn 微信號:EstherQ1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