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3-28 10:2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瞿依賢 3月27日,在信達生物(01801.HK)的年報業績交流會上,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俞德超表示,信達生物現在有了一個新目標——到2030年,有5款創新藥進入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階段。
2020年,信達生物在內部戰略會上提出了其公司第二個十年的戰略目標——在可持續發展和全球創新的戰略指引下,在2025年實現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轉正,在2027年實現200億元的收入。
3月26日晚,信達生物公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實現總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51.8%;產品收入82.3億元,同比增長43.6%;實現了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的利潤為3.32億元,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4.12億元。
從這些關鍵指標看,信達生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也提前一年實現了EBITDA轉正。而從其產品收入的增速,以及今年已經獲批和待獲批的單品來看,2027年實現200億元的收入并不困難。
截至3月27日收盤,信達生物股價漲逾17%,領漲醫藥股。
2024年9月,俞德超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瑪仕度肽這個產品出來后,在2027年實現200億元的收入是有機會的。
從具體產品來看,2024年,信達生物的核心產品達伯舒、達攸同等都保持了快速增長,市場份額處于頭部,靶向精準療法組合越來越豐富,俞德超在業績交流會上說,“信達已經成為了中國腫瘤治療領域的領導品牌”。
同時,2024年信達生物的另一項核心工作是搭建慢病領域的商業化體系。事實上,在慢病領域,其已經有產品開始銷售。
治療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血脂異常的藥物信必樂,2025年已經正式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治療甲狀腺眼病的信必敏3月中旬獲批,已經完成首批發貨、開出處方,這是國內甲狀腺眼病領域70年的新藥;更重要的是,從進度表看,信達生物基石產品瑪仕度肽(GCG/GLP-1雙靶激動劑)的減重和降糖兩項適應證也將陸續獲批。
瑪仕度肽是信達生物的基石產品,信達生物將針對青少年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以及肥胖合并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新開3期臨床研究,還將針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MASH)、心衰開展新臨床研究,以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單看瑪仕度肽,大眾或許沒有太多認知,其實它跟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禮來的替爾泊肽同屬一個賽道,為多肽類藥物。
瑪仕度肽是國內首個申報上市的雙靶點減重藥物。從藥理上看,瑪仕度肽除了通過激動GLP-1R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外,還可通過激動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強減重療效,同時改善肝臟脂肪代謝。
在GLP-1賽道某初創公司的一位高管看來,國內的減肥藥市場中,進口藥產能一直是個問題,且從獲批到進入市場的準備時間比較長,國產將迎來最好“戰機”,進度靠前的產品大有可為。目前來看,瑪仕度肽的進度最靠前。
算上信必敏、瑪仕度肽,信達生物2025年將有6款新品獲批。
“截至目前獲批15款產品組合,加上三年內新獲批的管線,我們對2027 年實現 200 億元人民幣的銷售目標越發充滿信心。”俞德超表示,過去幾年,在全球創新戰略下,信達生物的全球研發漸成體系,信達生物正在邁入一個發展新時期,因此提出前述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