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3-27 16:28
經濟觀察報 羅文利/文 在3月26日舉行的泡泡瑪特(09992.HK)2024年年度財報業績發布會上,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稱,今年該公司有信心實現200億元營收,實現超50%的同比增長,海外業務有信心突破100億元營收,實現超100%的同比增長,并有希望在未來成為千億營收的企業。
泡泡瑪特同日發布的2024全年財報顯示,該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130.4億元,同比增長106.9%。其中,海外營收占比近四成。經調整凈利潤為34億元,同比增長185.9%。
王寧在媒體溝通會上稱,泡泡瑪特的兩大策略,一是國際化,二是集團化,目前該公司已經驗證了國際化的成功,未來,以IP為核心的集團化將會成為該公司發展的新動力,如品類創新,積木、毛絨、衍生品等,“我們在嘗試做飾品、小野旗艦店、樂園,現在來看很多業務的銷售占比還不大,但未來或能成為持續推動增長的因素”。
今年出海重點是美國和歐洲?
泡泡瑪特自2018年起布局海外市場并推動全球化戰略,目前已遍及全球近百個國家及地區。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及港澳臺業務營收為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占比達38.9%。
從渠道來看,2024年泡泡瑪特的海外官網、Shopee等線上渠道營收為14.6億元,占比海外業務營收的28.8%,同比增長834%。其中,TikTok平臺渠道增速最快,營收為2.6億元,同比增長5779.8%。泡泡瑪特首席運營官司德稱,電商渠道的突破主要依靠產品驅動力,其次是泡泡瑪特在零售管理層面做了大量精細化管理工作。
2024年,泡泡瑪特首次將海外業務劃分為四大區域。其中,東南亞市場以24億元的營收領跑;東亞及港澳臺地區實現營收13.9億元;北美市場營收為7.2億元;歐澳及其他市場營收為5.5億元。
王寧在財報會上重點提及北美市場的表現:從銷售數據上來看,東南亞的確翻了六倍以上,但實際上北美市場表現也非常優秀,翻了五倍以上,“內部對北美市場今年的表現非常期待,2025年,泡泡瑪特有信心在單一北美市場達到全集團2020年25億元的銷售規模”。
泡泡瑪特國際業務總裁文德一透露,去年東南亞市場是泡泡瑪特的重點發展區域,而今年的發力點在美國和歐洲市場。
泡泡瑪特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在海外開出100家門店。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門店面積更大,位置也更好,因此同店表現有望比往年更好。2024年,泡泡瑪特在越南、印尼、菲律賓、意大利、西班牙五個國家開設了首家線下門店,并計劃在2025年拓展至德國、丹麥和比利時等國家開啟首店。
推出多元形態產品?
2024年,泡泡瑪特旗下營收過億元的IP由2023年的10個增長為13個,營收突破10億元的IP由2023年的2個增長為4個(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其中,THE MONSTERS以30.4億元成為泡泡瑪特首個營收超30億元的IP。
2024年,泡泡瑪特將旗下業務首次拆分為四大品類,2024年財報顯示,手辦營收為69.4億元,同比增長44.7%,占比降至53.2%;毛絨營收為28.3億元,同比增長1289%,收入占比21.7%;MEGA營收為16.8億元,同比增長146.1%;衍生品及其他營收為15.9億元,同比增長156.2%。
司德稱,與大多數依靠內容制作IP的公司不同,泡泡瑪特依靠產品制作IP,產品和IP同樣重要,“并不是IP火了后就可以任意匹配產品,一定要有足夠好的產品來承載IP,這兩樣缺一不可“。
關于IP的生命周期問題,王寧稱,一個成為符號化的、受過市場驗證的IP,其生命周期是非常久的。目前,和藝術家聯名的IP版權均歸屬泡泡瑪特,藝術家保持銷售分成的權利,泡泡瑪特再根據市場流行元素、IP的銷售表現,來量化對不同IP傾斜資源的程度。
面對國內外的同行競爭,王寧稱,無論在規模體量或是業績增速上,泡泡瑪特正在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市場上也未能出現真正稱為對手的企業,核心原因一為精細化經營,泡泡瑪特所有門店均為直營;二是泡泡瑪特做到了藝術和商業的平衡表達。
對于IP載體的更多計劃,泡泡瑪特透露,其樂園將于2025年4月中旬進入大規模改造期,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對現有樂園進行改造;此外,泡泡瑪特未來還計劃推出珠寶飾品門店、發布動畫短片、游戲等多元形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