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中國石化轉型:沙特阿美如何深度助力中國石化產業的低碳轉型

2025-03-24 11:23

近日,復旦大學與沙特阿美聯合發布了《雙碳背景下的中國石化產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雙碳政策脈絡以及作為一個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15%的行業,石化產業在低碳化轉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白皮書中提及,盡管中國石化產業奉行“低碳高質量發展”,多家石化巨頭也紛紛推出了低碳化轉型的方案,但在目前階段,中國石化產業依然面臨能耗居高不下、碳足跡計量機制有待完善以及迫在眉睫的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以下簡稱CSRD)和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以下簡稱CBAM)落地等問題。白皮書認為在“雙碳”政策和供需兩端的調整中,中國石化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重質不重量”。

這份標題為《雙碳背景下的中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的白皮書中建議,中國石化產業可以選擇與沙特阿美深度合作,踐行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的國家能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之一。

一方面,沙特阿美能夠通過技術方案和精益化管理能力,為合作伙伴提供“低碳強度的原油”,從源頭幫助中國石化產業減輕低碳化轉型的壓力。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能源和化工一體化公司,沙特阿美還能夠提供碳足跡計算模型、COTC(原油直接制化學品)技術和可循環材料等。從技術、資本到標準,沙特阿美擁有在全產業上幫助中國石化產業推動低碳發展的能力。

在中國石化發展歷程中,沙特阿美是整個產業緊密合作的原材料供應商、技術合作商、產業投資人以及全球化合伙人,在新的起點上,沙特阿美正在成為中國石化行業的“綠色伙伴”,與中國石化產業一道,完成產業轉型的“關鍵一躍”。

中國石化產業:安全與低碳

石油化工行業是基礎性行業。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生活中超過90%制成品含有來源于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分材料,這些材料被制成太陽能電池板、汽車、智能手機、衣服、鞋履、建筑材料等等。因此,石油是當今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

與此同時,石油化工行業也是碳排放大戶。據中石化《對石化低碳發展思考與實踐》的報告,2020年中國石化和化工行業碳排放總量約為13.78億噸,占同期中國碳排總量約13%。2022年,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碳排放量14億噸,約占工業碳排放量的18%、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2%。加快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對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基于我國的國情,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石化產業面臨安全穩定和低碳化的雙重考驗。

一方面,從規模看,中國石化產業仍將保持增長。2023年,中國煉油產能達9.2億噸/年,是全球第一的煉油大國。據悉,2024-2027年將有8500萬噸/年產能開工,同期將有3500萬噸產能淘汰,預計將凈增5000萬噸產能,屆時中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達10.1億噸,觸及產能天花板。此外,石化企業有意愿“減油增化”,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降低碳排放。

白皮書認為,基于“經濟發展”“控煤穩油”“減油增化”三大基調,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對石油需求依然強勁,建立穩健的伙伴關系,保障中國的石油安全,對中國石化產業低碳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無論從國內還是國外,隨著全球范圍內對低碳化的要求逐漸從范圍1、范圍2擴展至范圍3,作為多種工業品的原材料,中國石化產業正在面臨越加嚴厲的碳排放約束1

以歐盟為例,近期歐盟陸續通過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和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以上兩大政策均將碳排計量范圍從范圍1、范圍2拓展至范圍3。其中,到2030年,石油煉化生產活動或將被納入CBAM計征范圍。

由于石油煉化產業涉及諸多產業和產業鏈諸多環節,最終產品龐雜,不乏復雜產品。這些產品的碳稅計征中不得不考慮到其上游石化原材料的碳排放。基于此,針對下游客戶對產品碳排的關切,煉化企業在采購原油產品時,必須考慮原油的碳強度,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最終下游產品的碳稅計征。

白皮書中認為,在中國石化產業的關鍵一躍中,不論是基于對能源安全的關切、還是基于對綠色低碳的推動,中國石化產業需要將目光向上游轉移,關注整個行業的基礎原材料的低碳和穩定。 


更穩定、更低碳的油

在低碳方面,石油的開采需要經歷油氣勘探、鉆井開采和原油運輸等環節,過程中使用各類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溫室氣體的逃逸等,都是碳排放的來源。對于原油來說,CI值是衡量原油生產中開采、運輸等環節,對于碳排放總量(CO2e)的指標,單位一般為kgCO2e/bbl (1桶原油的等效碳排放量)或kg CO2e/boe(1桶原油當量能量的碳排放量)。

原油開采過程中,由于油藏本身埋藏深度不同、開采環境不同、開采企業的技術水平不同、開采過程中使用的能源類型不同,導致各油田出產原油產品的CI值存在較大的差異。白皮書中提及,沙特阿美的原油碳強度比行業均值低50%—70%,是全球碳強度最低的石油之一2。使用低碳強度的原油作為原料,可以有效降低中國石化產品的碳排放,提升終端產品的低碳競爭力。

以2023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6億噸為例,如果全部使用沙特阿美的低碳原油,按照碳強度比行業均值低50%計算,可以減少碳排放約2.8億噸。在國際貿易中,低碳產品將面臨更低的碳關稅壁壘,有利于提高中國石化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此外,低碳產品也更符合全球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產品的需求,有助于中國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這種低碳的原油不僅來自沙特阿美的技術投入,更來自其精細化運營能力。

沙特阿美通過多種措施實現低碳原油的生產。在油田開采前,沙特阿美便開始采取周密的油藏管理措施,使用多分支井和智能完井技術等精細的油藏管理和生產方法,有效減少水的產生和能源的消耗,從而降低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在采油環節,沙特阿美從1977年開始不再進行火炬燃除,改為收集開采過程中的天然氣,通過先進的火炬氣回收系統,將火炬氣排放量保持在天然氣產生量的1%以下。

此外,沙特阿美還啟動了嚴格的甲烷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計劃,對甲烷的排放進行全面的監控和測量,并將甲烷排放降至行業最低水平。

沙特阿美積極采用熱電聯產和新能源投入的方式,降低油田生產中所產生的碳排放。其熱聯電廠項目通過收集工廠廢氣中的熱量進行發電,降低了油田生產對國家電網的依賴度。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沙特阿美在福建聯合石化(以下簡稱FREP)的項目中助力合資企業引入太陽能發電為廠區生產供能。

沙特阿美在下屬的哈維耶天然氣廠采用碳捕集技術,將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實現二氧化碳驅油開采,有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同時將二氧化碳儲存于地下;在原油運輸環節,沙特阿美通過數據分析優化運輸路徑和調度,減少燃料消耗,降低間接碳排;沙特阿美采用移動碳捕獲(MCC)創新技術,開發了面向汽車和卡車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減少了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

白皮書中認為,沙特阿美不僅能提供更低碳的原油,同時也能提供更安全穩定的原油。

2023年,沙特阿美以99.8%的可靠性繼續保持全球最可靠原油供應商之一的地位3。穩定的原油供應對于中國石化產業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能夠保障企業的生產計劃順利實施,降低因原料短缺帶來的風險。

白皮書中表示,沙特是中國最重要的原油進口來源國,雙方長期穩定合作,沙特阿美是中國最為穩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切實保障了中國在石化領域的原料安全。


關鍵一躍的“綠色伙伴”

2007年沙特阿美入股福建聯合石化,攜手中石化聯合投資400億元,打造了一艘年加工原油1200萬噸(最新為1400萬噸)、年產乙烯 110萬噸的石化航母。2023年,沙特阿美戰略入股榮盛石化,2023年以來,雙方還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基于雙方的協議,榮盛石化擬收購沙特阿美旗下位于沙特朱拜勒地區的朱拜勒煉化公司50%的股權,以聯手共同開發、設計、建設、持有和運營世界級的煉化一體項目,進而實現其“一帶一路”出海布局。

在中國石化產業的不同轉型階段,沙特阿美都是緊密的合作伙伴。如今,在“雙碳”政策和產業供需變化的雙重目標下,中國石化正在逐漸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即將迎來“關鍵一躍”。

白皮書認為,未來,石化產業未來重點在于提高質量。當前中國基礎石化產品自給有余,但特種工程材料、高端聚烯烴等中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優化產品結構,向產業鏈高端邁進,推動石化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石油承諾,力爭到2025年左右實現碳達峰,2050年左右實現“凈零排放”,同時提出綠色低碳轉型三步走,即清潔替代、戰略接替和綠色轉型。中國石油正加速布局新材料、氫能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戰略新興產業,向“煉化生精材”產業鏈的中高端邁進。

民營石化巨頭恒力集團也將在“十四五”期間,圍繞“雙碳”目標,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加速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持續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將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覆蓋全產業鏈條,致力于打造“零排放”企業。

一個產業的低碳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特別是對于石化這樣龐大的產業。行業中的原材料、技術工藝、標準規范、經營管理理念乃至投資均需要進行低碳化調整。在中國石化產業的關鍵一躍上,作為一家綜合性能源和化學品公司,沙特阿美還能夠在技術、理念、投資等多方面與中國石化產業形成更深度的合作,成為中國石化產業轉型的全鏈路“綠色伙伴”。

比如,中國石化產業低碳轉型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碳足跡計量機制尚不完善,現有統計方法無法滿足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

白皮書指出,由沙特阿美作為發起人之一的ARCHIE倡議可以發揮作用。該倡議利用前沿技術跟蹤能源碳排放,構建可視化工具與模型,覆蓋全球 92%油田碳排監測計量,精準評估石油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沙特阿美可以助力中國石化對接此倡議,完善目前尚不完善的碳計量體系,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更為全面直觀地提升供應鏈碳排放管理水平,增強行業低碳發展透明度與可信度。

此外,作為能源和化工公司,沙特阿美在石化產業和新材料產業上的綠色技術儲備也可以應用于中國這一廣大市場。

石化新材料轉型,沙特阿美助理東單籃球館環保換新


沙特阿美COTC技術(原油直接制化學品)突破傳統煉油局限,通過與國際領先企業合作研發,有望將原油制化學品轉化率提升至70%—80%。相比傳統工藝,大幅縮短流程、降低成本與碳排放,推動石化產業向“減油增化”轉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與產品附加值,為中國石化產業技術升級與結構優化開辟新路徑,助力產業競爭力躍上新臺階。

在新材料研發方面,沙特阿美是世界級的先進的化學品的生產商,化工產品業務涵蓋芳烴、烯烴和聚烯烴等基礎化工產品,以及用于各行各業的高性能化工產品。

以建筑材料為例,經過多年的布局發展,沙特阿美已經成功將75種非金屬材料運用于建筑工程領域,實現部分或全部替代現有的產品材料,其中有32種產品用于水泥、瀝青和土壤等領域的施工,例如復合材料混凝土、纖維材 料混凝土和聚合物改性瀝青等;有32種材料在建筑結構和管道等運用領域可替代鋼材,如強化玻璃纖維塑料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在水渠和橋梁等建筑施工中替代鋼材使用;有16種產品可在門窗、地板、墻板等房屋裝修施工中使用,例如非金屬包覆材料。

沙特阿美始終堅持“投資中國,引路中東”的原則。2024年,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沙特阿美優先中國的投資策略,擬進一步投資中國。

對于中國能源市場,沙特阿美不僅僅是原材料的提供者,更是一位綠色轉型強有力的助力者,這位助力者通過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技術產業能力,與中國龐大石化產業形成了一條綠色的價值鏈,為中國石化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也為全球低碳發展提供一個重要的實踐范本。

在中國石化產業踐行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沙特阿美早已成為最堅實的合作伙伴!


1、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的三大范圍:范圍1——生產活動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2——外購的電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3——其他上下游的原材料、運輸等環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2、該數據是基于畢馬威、沙特阿美、《自然通訊》、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等四家機構的獨立報告得出 
3、沙特阿美2023財年年度報告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資訊】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