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畔的多哈,為期4天的卡塔爾網絡峰會(Web Summit Qatar)落下帷幕。今年的網絡峰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25700名參會者相聚卡塔爾。
以卡塔爾為代表的阿拉伯半島國家,在全球經濟波動中逆勢上揚,積極譜寫多元經濟版圖,希望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新熱土。但要吸引企業,完善便捷的基礎設施、開放穩定的政策法規、大有可為的市場機會、多元友好的商業文化,是更實際的邀請函。
始自2009年,網絡峰會每年匯聚科技、媒體、政府等各界人士,是全球范圍內頗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2024年,網絡峰會首次落地卡塔爾多哈,流動的科技盛宴來到了中東。
在4天活動期間,超過1634家公司注冊在卡塔爾開設辦事處,已有156家公司獲發牌照;卡塔爾機構與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簽署了56份諒解備忘錄,是去年的兩倍。
直到2028年,卡塔爾將連續5年舉辦這一活動,促進新一代中東創業者與世界建立聯系、碰撞思潮、交流技術。今年的第二屆卡塔爾網絡峰會,共有723家投資人和1520家初創企業參會,人數同比增長72%。
一個更大的經濟和社會背景是,卡塔爾正在著力實現“2030國家愿景”,并在去年進入新階段——國家發展戰略三期2024-2030:將重點支持多元集群的發展,打造有競爭力的商業和資本環境,以充分激發創新和吸引企業,最終實現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通過舉辦網絡峰會,卡塔爾想要的不僅僅只是國家開放崛起的敘事,更是搭建一個世界性的商業新樞紐。
商業樞紐的形成,有賴于交通物流等硬性基礎設施。卡塔爾在世界杯前后投入大量資源,完善機場、地鐵和城市交通網絡,形成以哈馬德國際機場、哈馬德港口為核心的現代交通物流體系,為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企業是否愿意停駐,也有賴于良好的軟性營商環境。對于企業,卡塔爾的投資環境頗具競爭力:允許100%外資持股、免除公司稅或個人所得稅、無進口關稅、簡化許可和注冊流程等等。
類似網絡峰會這樣的大型活動,是企業與潛在的投資者、合作伙伴建立聯系的場合,卡塔爾也在峰會上打造了一場面向國際市場的開放型商業生態展覽:卡塔爾投資促進局(Invest Qatar)以及眾多自由區等機構都參展搭臺,提供包括免費入駐、免稅優惠等在內的各類支持,吸引全球企業來此發展。
例如卡塔爾金融中心(Qatar Financial Centre,簡稱 QFC)就宣布在峰會期間選擇入駐的公司,將免去四年注冊費,并享受稅務豁免等優惠政策;QFC 還與卡塔爾國家銀行(Qatar National Bank)和 Dukhan 銀行合作推出即時開戶服務,進一步簡化企業入駐流程。
卡塔爾投資促進局大中華區總監司君桀表示:“在本次網絡峰會期間,卡塔爾不僅‘大方’推出注冊費減免、稅收豁免等多項優惠政策,更通過峰會這一國際化平臺,為有意拓展中東市場的企業提供了高效、精準的對接支持。卡塔爾投資促進局(Invest Qatar)聯合卡塔爾投資局(QIA)、卡塔爾發展銀行(QDB)、卡塔爾金融中心(QFC)等多家核心機構,搭建起一站式的服務和溝通渠道,幫助企業快速了解本地政策、落地流程和發展資源。眾多中國企業正是借助這4天的深入交流,不僅找到了潛在的合作伙伴,也明確了未來在卡塔爾開展業務、解決本地化問題的具體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