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DeepSeek鯰魚效應,掀起AI上車狂潮 | 封面故事:AI汽車賽道起跑

2025-03-10 08:50

汽車縱橫全媒體

最近DeepSeek狂潮席卷全球,掀起了新一輪汽車行業企業AI熱潮。它打破了傳統大模型依賴大算力的路徑,加速AI技術普及和普惠。AI賦能汽車全價值鏈,已成為驅動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核心引擎和新的戰略支點,助力車企在智能化轉型中搶占先機。迎接AI定義汽車時代來臨,但也應正視AI應用所面臨的諸多現實和潛在挑戰。


圍繞AI汽車賽道,《汽車縱橫》特作本期“封面故事”專題報道。

DeepSeek是繼ChatGPT后的又一全球現象級AI產品。AI已成為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掀起了汽車智能化變革新潮,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戰略支點。

DeepSeek大模型以“破局者”身份橫空出世,2025年開年掀起了全球AI(人工智能)狂潮,成為全球現象級應用。DeepSeek的信念是“以開源精神和長期主義追求普惠AGI”。

2025年2月25日,DeepSeek再次官宣,開源代碼庫DeepEP。它是首個用于MoE模型訓練和推理的開源EP通信庫。此前一天,即2月24日,DeepSeek啟動了“開源周”,開源了首個代碼庫Flash MLA。這是DeepSeek針對Hopper GPU優化的高效MLA解碼內核,尤其適用于高性能AI任務。據了解,Flash MLA可突破GPU算力瓶頸,企業可直接降低推理成本,同時可推動大模型落地應用,讓AI應用加速商業化落地。

其實,DeepSeek“炸雷”起爆于2025年1月20日。當天,DeepSeek發布了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開源模型權重。其性能對齊OpenAI-o1正式版,蒸餾小模型超越OpenAI o1-mini。而此前的2024年12月26日,DeepSeek-V3首個版本上線并同步開源。作為自研MoE模型,DeepSeek-V3多項評測成績超越了Qwen2.5-72B和Llama-3.1-405B等開源模型,并與閉源模型GPT-4o和Claude-3.5-Sonnet不分上下。

早在2023年,OpenAI也曾掀起了ChatGPT熱潮。而DeepSeek是繼ChatGPT后的又一全球現象級AI產品。AI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AI正掀起汽車智能化變革新潮,成為汽車產業新的戰略支點,賦能汽車產業鏈和全價值鏈。

DeepSeek“出圈”沖擊波

DeepSeek“出圈”了,以鯰魚效應攪動了全球AI市場,刺激著各類廠商爭奪應用入口主導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王耀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DeepSeek的崛起是當前AI技術成熟曲線進入產業化爆發期的縮影。”

首先,大模型廠商坐不住了,紛紛開源。原本“閉源”的它們,迅速跟進改為“開源”,向公眾免費開放。

2025年1月31日,OpenAI上線新推理模型o3-mini,下放免費權限。2月6日,OpenAI又宣布向所有用戶開放ChatGPT搜索功能。2月13日,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稱,GPT-4.5、GPT-5將陸續發布,免費版ChatGPT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制使用GPT-5進行對話。

2月13日,百度宣布,文心一言4月1日起全面免費開放使用。2月14日,百度又宣布,文心大模型4.5系列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此前,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是大模型閉源的支持者。他曾表示,閉源才有真正的商業模式,才能聚集人才和算力。2月16日,百度搜索、文心智能體平臺宣布,將全面接入DeepSeek。其實從2月以來,百度智能云的千帆平臺上架了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百度Apollo的Apollo智艙大模型和出行智能體完成了DeepSeek接入;百度文小言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

其次,云服務廠商、電信運營商、芯片廠商、軟件公司和應用層企業等紛紛接入或適配DeepSeek-V3/R1兩款模型。比如,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京東云、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360數字安全、中國電子云、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和天翼云、移動云、聯通云等接入DeepSeek。英偉達、AMD、華為?N騰、百度昆侖芯、海光等芯片廠商適配DeepSeek,為其專門優化Al推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完成對DeepSeek全量模型的高效適配。釘釘、飛書、金蝶等軟件公司接入了DeepSeek。手機、PC等終端廠商和券商、銀行、公募基金也接入了DeepSeek。

最后,汽車企業紛紛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搶占AI汽車賽道。王耀認為,車企接入DeepSeek更多的是為了真正提升汽車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而做出的努力和嘗試。

吉利、東風、廣汽、長安、奇瑞等自主品牌紛紛接入DeepSeek。比如,2月6日,吉利汽車星睿大模型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7日,東風嵐圖等自主品牌車型接入DeepSeek;2月8日,長城汽車大模型Coffee Agent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9日,廣汽ADiGOSENSE端云一體大模型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9日,奇瑞汽車雄獅智艙接入DeepSeek;2月10日,上汽榮威飛凡、智己智能座艙等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10日,北汽極狐接入DeepSeek;2月10日,江汽集團智聆座艙系統接入DeepSeek;2月10日,比亞迪宣布整車智能的璇璣架構接入DeepSeek;2月11日,一汽紅旗九章平臺靈犀座艙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12日,一汽奔騰小馬車機系統接入DeepSeek;2月19日,理想汽車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接入DeepSeek等。

合資品牌也陸續接入DeepSeek。比如,2月10日,一汽-大眾新媒體AI內容運營數字化平臺接入DeepSeek;2月11日,上汽通用宣布旗下車型與DeepSeek深度融合;2月12日,東風日產新車型N7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等。

顯然,各類企業接入DeepSeek,有助于形成新的AI大生態,共同促進AI產業和汽車產業發展。企業之所以要接入DeepSeek,有諸多原因:其一,開源。DeepSeek兩款模型DeepSeek V3/R1都開源,有利于技術普惠和平權,快速形成產業生態。其二,低成本。DeepSeek降低了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成本,降低了大模型應用門檻。據報道,DeepSeek-R1將大模型訓練成本壓縮至ChatGPT等競品的十分之一。其三,低算力。DeepSeek提供了AI技術發展新思路,改變了大模型時代的技術競爭邏輯。DeepSeek采用蒸餾法,壓縮了模型參數和計算資源需求,減少了對高算力芯片的依賴,降低了整體成本等。

同時,DeepSeek大模型在車企應用層面非常廣泛。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認為,語言大模型是通往AGI的關鍵路徑。而DeepSeek R1就是大語言模型,車企將其應用于語音交互、智能駕駛、智能底盤、整車控制和整車研發等端到端。比如,智能座艙接入DeepSeek,可借助其智能化能力,優化語音助手等。此外,DeepSeek還可以通過融合多模態感知決策能力來提升場景理解、利用蒸餾技術等來提升功能迭代水平等。總之,車企與DeepSeek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其自動駕駛系統性能和用戶體驗。

當然,大模型開始以大語言模型為主,后來逐漸發展到多模態大模型。所以,不要誤認為DeepSeek是全能的大模型,其實目前包括車企在內的很多企業對AI的全面應用才處于起步階段。

AI應用加速汽車智能化

可以說,DeepSeek掀起了全民AI熱潮,也掀起了汽車智能化新浪潮。目前,汽車智能化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而AI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新戰略支點。王耀說:“對汽車行業而言,汽車正從傳統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進化,AI已成為驅動這場變革的核心引擎。DeepSeek這類大模型的應用正幫助車企在智能化轉型中搶占先機。”

DeepSeek大模型以開源、低算力、低成本切入汽車領域,降低了訓練和算力需求,既可降低對數據標注、計算資源的需求,又可提升場景理解能力,加速高階智駕落地,成為智駕訓練的重要工具。顯然,AI應用加速了自動駕駛開發、迭代周期。有專家認為,DeepSeek對智能駕駛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既方便智能駕駛中的人機交互功能等開發和應用,又彌補了國內算力差距而帶來的諸多挑戰等。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汽車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DeepSeek通過大模型算法與工程化的創新,降低了訓練與推理的成本,同時降低了大模型應用的門檻。因為DeepSeek的崛起打破了傳統大模型依賴大算力的路徑,加速了AI技術的普及與普惠。”

其實,國內車企正在應用AI技術加速汽車智能化發展,以迎接全民智駕時代的到來。長安汽車、比亞迪、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車企均在積極布局和推進AI技術發展。

2025年2月9日,長安汽車宣布啟動“北斗天樞2.0”智能化戰略,將圍繞數智產品、數智運營、數智制造、數智生態四大核心領域,并聯合奇瑞、吉利、比亞迪、蔚小理等11家車企以及騰訊、英飛凌等科技企業,共同推進智能駕駛技術普及。長安汽車將推進“一體兩翼”AI發展策略,通過AI重塑研發、供應、生產、營銷、服務等體系。

2025年2月10日,比亞迪發布了全民智駕戰略,宣布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比亞迪以“天神之眼”A、B、C三套技術方案構建起高階智駕技術矩陣,推進汽車行業智能化變革和普及應用。

又如,吉利汽車宣布,2025年3月初對外發布AI智能化戰略。根據其預告,吉利銀河將加速推動端到端語音大模型、AI數字底盤、高階智能駕駛等AI技術逐步上車。奇瑞汽車將在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和銀河生態五大技術領域全面進階,推進大模型等技術發展,發力智能化賽道。小鵬汽車也提出要打造“全球AI汽車公司”等。

AI與汽車深度融合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和廣泛共識。事實上,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汽車行業,重塑汽車使用模式和市場格局。AI將汽車從機械產品轉變為軟件定義的計算平臺,推動汽車產業深刻變革。業內人士認為,AI為汽車行業催生高階智駕、無人駕駛和具身智能三個遞進式成長性業態。

目前,AI已廣泛應用于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汽車售后市場等產業鏈的各個領域,成為汽車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比如,豐田汽車利用AI技術將2D設計草圖實時轉換為NURBS模型,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又如,AI技術用于汽車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提升了人機交互體驗和行車安全,也讓駕乘體驗更加個性化等。楊彥鼎說:“汽車行業已進入以智能化競爭為主的下半場,正從軟件定義汽車全面邁入AI定義汽車時代。以DeepSeek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將大幅提升未來汽車的智能化水平。”

其實,國家層面也一直在推進AI發展規劃及落地。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23年10月,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提出了中國方案;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為AI產業發展擘畫藍圖;2024年9月,我國宣布了《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提出要促進人工智能和數字基礎設施聯通,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加強人工智能素養和人才培訓,提升人工智能數據安全和多樣性,推動全球數據公平普惠利用,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7版)、《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人工智能安全標準體系1.0》(征求意見稿)等系列政策文件。2025年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促進“人工智能+消費”等。中國已形成了人工智能立法的多層綜合結構,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與此同時,我國建立起了人工智能產業體系。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取得初步成效;據統計,這些卓越級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4%,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減少20.4%。智能工廠已成為智能化升級的主戰場。據《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網信部門完成備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目前我國初步構建起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

顯然,AI加速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已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條件。

AI全面發展仍需突破諸多挑戰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AI與汽車產業等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也面臨算力供給不足、高質量數據集缺乏、專業人才稀缺等諸多挑戰。楊彥鼎認為,其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頂尖AI人才團隊的建立和培養;二是以超過十億參數量級的大模型在有限的車端算力平臺上的部署與應用是一大挑戰;三是對于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需要進行更加深度的挖掘等。

從全球來看,AI產業競爭不斷加劇。2025年2月,歐盟方面宣布,啟動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Invest AI”投資計劃,以期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競爭者。法國宣布109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用于未來幾年法國的人工智能項目。而2024年8月1日歐盟已實施《人工智能法案》。OpenAI、軟銀、甲骨文聯合發起,計劃4年內投入500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與算力網絡,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突破等。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車企對AI技術的理解和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包括算力等在內的技術深度和實際應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汽車智能化取得了很大進步,但AI系統仍存在不確定性,仍需要技術積累才能更好地普及應用。同時,AI技術發展是持久戰,可能推高汽車制造成本等,汽車企業要做好戰略規劃,平衡好投入與產出,以免半途而廢。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AI技術創新體系,推動AI技術取得更大突破,也需要包括汽車企業在內的各方協力合作。王耀指出,算力問題不可忽視,尤其在車載系統中,有限的算力資源和高計算需求構成了技術應用的瓶頸。

數據是AI發展的重要要素,而構建高效開放的數據支撐體系的挑戰不容忽視。打通汽車產業數據鏈“孤島”,構建完善的數據收集和應用的相關法規制度,增強汽車企業收集和使用數據的合法性和可靠性,推動汽車智能化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等相關方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王耀說:“國內企業在數據積累體量和質量仍存在差距,數據孤島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未來競爭是圍繞著數據-算法-算力三大要素的全面競爭。車企能否在這場競爭中占得先機,關鍵在于其是否能夠快速有效地整合這三大要素。”

總之,DeepSeek極大地推動了AI在汽車行業的應用熱潮,但AI全面發展還需要時間。汽車行業企業需要合作共享,共同推動AI產業在汽車行業的深度發展與應用。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汽車縱橫全媒體】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