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尋找新質生產力一線行 經濟觀察報攜專家走進江西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3-06 16:3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 當前,圍繞著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中國經濟變革、科技變革、企業變革相互交織,以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共同托舉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

新形勢下,各方紛紛找尋自身節奏,尋求解決發展之道,新業態和商業模式競相噴涌,經濟新增長點加速形成,在“新質”奔涌中逐浪新時代。

響應新時代的召喚,經濟觀察報根據經觀“中國上市公司綜合價值評估體系”,從A股的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篩選出了多家能代表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明星代表企業。

這些企業是在幾十年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代表,但他們以往顯得低調,或許不被市場所認知。他們中有的正在完成從產品到制造的出海跨越;有的選擇在以國外廠商壟斷沖出重圍,成為國內巨擘;他們中還有的是業內龍頭,帶動產業鏈向前發展。

為了深入挖掘這些在新質生產力領域嶄露頭角、具有強勁發展潛力與獨特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展現經濟高質量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動實踐,經濟觀察報精心策劃了“尋找新質生產力企業一線行”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分析,將它們的成功經驗與創新模式呈現于大眾視野,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借鑒與榜樣力量。

2月底,“尋找新質生產力企業一線行”活動的首站選擇了江西。經濟觀察報帶領由金融機構、經濟學家等組成的調研團在江西的第一站調研了“隱形”光學領域領軍企業——聯創電子。

當前,江西已邁入新興工業大省行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突破1.8萬家,全省擁有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3個,營業收入過千億元的產業達到14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顯著。而聯創電子,是這一集群中一家典型的新質生產力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表示,“通過聯創電子,我們看到了我國高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縮影”。他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等在內的調研專家對聯創電子自身發展的情況表示“很驚訝”,認為“該公司被低估”。

一位調研嘉賓說,“在江西這片土地上,借由這次活動,市場不僅發現了聯創電子的創新故事,或許也將激發出此次活動最深遠的戰略價值——通過一線行活動,找尋到如聯創電子一樣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為全國乃至全球觀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打開了一扇具象化的窗口”。

走進江西發掘“隱形”龍頭

江西是我國工業化建設的“開山之地”。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柴油輪式拖拉機、第一枚海防導彈等,就誕生于江西。

江西又正在變得不一樣。特別是,江西的改變正在呈現一種加速度。

產業發展向新,動能轉換提檔升級是江西發展明顯的特征,這使得江西完成了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的歷史性轉變。

在今年1月初的2024年江西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江西交出的2024年經濟答卷展現出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勢頭。據披露,2024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5%、13.1%。新能源汽車、電子計算機整機、智能手機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0.8%、44.9%、37.7%。

新質生產力確實已在江西飛速發展。歷史轉折的過程中,江西正蘊藏著巨大的發展能量。

為響應號召,發掘各地實現“飛躍”的奧秘,這正是經濟觀察報“尋找新質生產力企業一線行”首站選擇落地江西的原因。

經實地調研,經濟觀察報發現,光學產業正成為江西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江西已擁有從光學玻璃研磨到影像模組組裝的完整產業鏈,僅上饒一地就有200多家真正從事光學的企業,光學鏡片、鏡頭、光模塊、光電設備等全產業鏈條完備。

據了解,江西上饒生產的光學鏡片,每年供應全國超過六成的需求,總產值過千億,僅玻璃鏡片的產量就占到全球近一半。

而過去,這些玻璃鏡片多為低端球面鏡片,附加值低。轉型升級,是江西光學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高端的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已被聯創電子所攻克,并在量產,帶動上饒鏡片廠轉型,南昌模組企業升級。

根據經觀“中國上市公司綜合價值評估體系”統計,這家攻克“光學產業皇冠上明珠”的企業聯創電子的研發投入已連續五年實現增長。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87億元、4.85億元和5.67億元。

在科技類企業中,研發投入占營業總收入比重超過5%通常被視為企業具有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經觀“中國上市公司綜合價值評估體系”顯示,這家企業具備了持續發展的潛力。

研發投入只是聯創電子被發現的緣由。依托江西的產業資源,聯創電子已是全球光學領域的佼佼者。但這家企業從董事長到高管、員工卻格外“低調”。

管清友說:“我可以感受到你們的風格。這種風格非常令人信任,即踏實地從事技術、產業和產品工作。”

這家企業堅持走玻璃鏡頭路線,基于江西的產業優勢,提出“鏡頭必須是玻璃,且不單賣”的原則。這一決策奠定了差異化基礎。2016年,聯創電子開始布局車載光學等新賽道,并逐步形成從車規級智能傳感器、智能座艙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汽車電子相對完整產業鏈。

聯創電子副總裁胡麗華表示,其認為汽車光學將擁有巨大市場空間,未來汽車光學將有10億顆的潛在需求。“汽車里的智能座艙、顯示屏、圖標屏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響應號召摸清發展新引擎脈絡

“企業的持久增長主要來自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升級。”吳曉求說,對于高科技企業而言,技術創新永遠放在第一位。他認為,通過聯創電子,其看到了我國高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縮影。“2009年,聯創電子所在的光學領域技術非常簡單且薄弱。現在在各個方面,聯創都處于第一陣容,在光學還有比光學更大的產業,都在全國領先。這家公司甚至在國際上的一些特殊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

創新已刻入聯創電子的基因。而這種以創新驅動替代傳統要素投入的發展模式,正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征。董事長曾吉勇以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為核心,帶領團隊攻克難題,打造出公司的技術護城河。

2013年,聯創電子下決心布局玻璃非球面技術,因為球面可以采購上饒的產品。2014年投入設備,2015年量產,至年底,運動相機鏡頭全部內制。這一成就提升了性能,降低了對外依賴,摘下了光學產業“皇冠上的明珠”。

吳曉求認為,“世界一流企業處理好短期和長期關系以及加大技術投入是非常正確的。現在需要尋找一家可以放松心態的企業,通過信息化改善后臺,提升管理模式”。

吳曉求和管清友等與會專家均表示,這是一家好企業。為此,需要尋找更好的方法,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各種渠道,讓大家了解企業未來的價值。

挖掘發現好企業,讓“潛藏”在各處的“金子”發出光亮,正是經濟觀察報主辦“找尋新質生產力企業一線行”活動題中的應有之義。在經濟觀察報組織的調研會議上,有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新質生產力不是空中樓閣,它誕生于車間實驗室,成長于市場考驗中,最終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如何踐行新質生產力要求,推動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正需要媒體發揮全面研究、深入發現、標桿探訪和實干創新的力量。

目前,國家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種子選手”,這些產業不僅代表著科技前沿,更是未來全球競爭的關鍵領域,這無疑是在為未來經濟發展儲備能量。與此同時,一些傳統產業中也有優秀公司通過創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作為主流新聞媒體,經濟觀察報主辦此次一線調研活動,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出發,挖掘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單個企業的創新突破,更揭示了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路徑。

隨著新質生產力的崛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中國經濟有望走出一條質量更優、動力更充沛的增長道路。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和資本市場中所發生的好玩的事,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對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關注領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長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