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_天堂8在线官网_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久久_最近中文免费国语在线观看_在线观看黄网站

唐唯實突然“下課”,誰是Stellantis真正“包袱”?

2024-12-10 12:16

汽車縱橫全媒體
促使法-意-美汽車業巨頭呈現的重要人物就此身退,Stellantis由此翻開未知的新篇章。然而,在技術變革加速、股東利益糾葛的復雜局勢下,這家“超級聯盟”能否找到平衡點,迎接轉型浪潮中的“大考”?


12月1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接受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的辭呈,其職權暫由負責監督集團運營方向及業務的臨時執行委員會接管,直至明年新繼任者到任。

這一“突發”公告頗為意外,因為就在稍早前接受法國《回聲報》采訪時,唐唯實還曾明確表示“得到董事會及其主席的一致支持”,并計劃于2026年初順利完成任期。而在公告前一周,他還在密集行程中安撫法國工廠員工,承諾短期產量下滑不會對工作崗位造成影響。

Stellantis集團高級獨立董事亨利·德卡斯特里(Henri de Castries)表示:“Stellantis集團自成立以來的成功歸功于股東、董事會與CEO之間的完美協同。但最近幾周,部分觀點出現分歧,最終促成了這一決定。”此言似乎暗示,唐唯實的提前辭職與其在扭轉銷售疲軟、應對股價下跌以及平衡內部多方股東利益等戰略問題上,與董事會存在重大矛盾。

當然,官方公告中仍表達了例行致謝,稱“感謝唐唯實多年以來的忠誠服務,以及他在創建Stellantis集團和此前將PSA集團與歐寶品牌扭虧為盈的過程中所作的貢獻,這些成就使Stellantis走在了成為全球行業領導者的道路上。”然而,這種著重強調集團成立前功績、淡化當前貢獻的表述,或許也不失為前述分歧的某種側寫。

自1981年開啟職業生涯以來,唐唯實曾擔任雷諾戰略與發展副總裁,以及日產北美和南美市場負責人。2014年,他出任PSA集團CEO,以激進而爭議性的手段成功扭轉了集團的經營頹勢,并在隨后主導了PSA與FCA的合并,而全新的Stellantis集團一度成為全球銷量排名第四、收入排名第三、旗下涵蓋14個品牌的汽車巨頭。

隨后,在新集團框架下,唐唯實創造了一系列財務里程碑:2023年全球銷量617萬輛(不含合資公司銷量),凈營收1895億歐元,凈利潤186億歐元,工業自由現金流129億歐元,調整后經營利潤243億歐元,經營利潤率達12.8%。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集團位列第28位。這些成就讓唐唯實以3650萬歐元年薪,成為全球汽車行業薪酬最高的CEO之一。

然而,高光時刻終究未能掩蓋管理巨頭的復雜挑戰性。如今,促使法-意-美汽車業“超級聯盟”呈現的重要人物就此身退,似乎也象征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降本大師如何折戟

唐唯實的辭職,正值Stellantis集團深陷復雜困局之際。今年以來,該集團的財務表現嚴重未達預期,第三季度凈收入同比下降27%,降至330億歐元;全球綜合交付量同比下降20%,其中歐洲下降17%,北美更是暴跌36%。而在銷量持續下滑的同時,唐唯實還面臨來自工會、經銷商層面的多重質疑。

如今來看,美國市場的危機成為這場動蕩的“導火索”。今年6月,唐唯實公開承認集團的高價營銷策略失敗,而競爭對手則通過降價迅速蠶食市場份額,導致Stellantis的旗下美國品牌(克萊斯勒、吉普、Ram和道奇)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美國經銷商委員會主席凱文·法里什(Kevin Farrish)直言,唐唯實“過度重視短期盈利和高管薪酬”,損害了消費者信任,削弱了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肖恩·費恩(Shawn Fain)對唐唯實的離職表示歡迎,認為這是“集團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大一步”。

與此同時,Stellantis在歐洲“大本營”的表現同樣堪憂。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菲亞特的市場滲透率已降至1.8%,雪鐵龍則萎縮至2.2%。部分經銷商認為,唐唯實對利潤率的極端追求導致低價車型逐漸退出市場。例如,藍旗亞的Ypsilon車型售價從1.7萬歐元驟升至2.5萬歐元,使其在原有消費群體中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而以上這些困境的根源,均指向唐唯實推行的激進成本削減戰略。意大利《共和國報》指出,唐唯實的管理方法雖助力PSA和Stellantis在過去十年創造了紀錄性業績,但其局限性也逐漸顯現:一方面,他在Stellantis內部采取了極端的成本控制策略,包括裁員、關閉工廠、嚴格的采購談判,以及對團隊提出高強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始終堅持品牌定價權的戰略,即便面對市場壓力也鮮少妥協。這些做法雖帶來了短期成效,卻難以支撐集團的長期發展。

此前,我們在《Stellantis,難做意大利汽車業“救世主”》一文中介紹過唐唯實的“降本三板斧”——裁員、精簡產品平臺、剝離“包袱”實體——這在他過往的職業生涯中屢試不爽,也為Stellantis成立之初的亮眼業績表現鋪平道路。

舉例來看,裁員是唐唯實降本慣用的“起手式”。自2019年推動Stellantis成立以來,集團通過資源整合累計裁撤了超過5萬個崗位,僅菲亞特就系統性削減了約1.2萬個崗位,在短期內快速改善了集團財務報表。

當然,相比裁員,其后兩招對集團品牌的深遠影響更為顯著。車型產品的大幅精簡雖有效降低了研發、設計及營銷成本,卻也抑制了多個品牌的市場份額。例如,意大利品牌如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藍旗亞和瑪莎拉蒂的市占規模明顯縮水。盡管“小而精”戰略在理論上無可厚非,但隨著唐唯實逐步將集團產能、供應鏈及人力從意大利轉移至低成本區域,這些品牌的未來更加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對于旗下14個品牌的去留,唐唯實雖未明確“點名”,但他坦言集團“無法繼續容忍不盈利的品牌”,無疑為部分品牌的前景蒙上陰影。

以上,唐唯實的激進降本策略為Stellantis帶來了短期盈利的亮眼成績,卻未能解決集團在長期發展中的根本問題:過于專注財務表現,壓縮各品牌產品線和研發投入,試圖在短期內讓每個品牌在不同生態位維持盈利。然而,這一策略也帶來了品牌與產品陣容日漸支離破碎等代價。如今之事我們都可以看到,無論是北美市場的劇烈震蕩,還是歐洲市場的深度萎縮,這些挑戰或許最終成為壓垮其CEO任期的關鍵因素。

超級聯盟的頂峰之變

Stellantis集團的突然人事變動在金融市場引發劇烈反應。12月2日,該集團股價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下跌超過7%,在CAC 40指數中表現最差。當然,對于投資者們而言,這頂多是被視為一個短期的利空信號。然而在集團基層,尤其是法國工會組織中,卻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擔憂。

法國工會組織Force Ouvrière代表菲利普·迪奧戈(Philippe Diogo)直言,缺乏強有力領導的情況下建立臨時執行委員會,可能導致該集團陷入更大的危機。另據《西法蘭西報》報道,法國工會對這一變動深感憂慮,認為將直接影響Stellantis集團的工業戰略及法國工廠的生產計劃。特別是前述中唐唯實曾向法國工廠員工承諾,短期產量波動不會危及就業崗位,但如今,他的突然“下課”,讓這一承諾及事態未來走向成了未知數。

與此同時,Stellantis復雜的所有權結構也為這起人事變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臨時執行委員會將由原FCA董事長兼阿涅利家族負責人約翰·埃爾坎(John Elkann)領導,這一調整讓外界對集團內部權力結構的平衡產生疑問。

此前,在Stellantis 的幾個主要股東中,意大利阿涅利家族通過Exor控股擁有23%的投票權(股份占比15.1%),PSA代表標致家族間接持有11.5%(股份占比7.5%)的投票權,法國和意大利政府分別通過BPI和Banca持股6.5%和1.2%。在集團11人董事會中,除了唐唯實所占的席位,5名由Exor提名,其余5人代表法國利益。

這一權力格局長期以來引發爭議。“意大利制造與企業部”部長阿道夫·烏爾索(Adolfo Urso)曾多次抱怨集團在法國與意大利利益相關方之間存在“不平衡、絕對不平等”的股權結構。現在,隨著唐唯實的請辭被批準,該集團內部代表法國利益的PSA影響力或受到削弱。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市場的重要性與股東利益的矛盾加劇了挑戰。盡管美國是Stellantis在銷售額、盈利能力及品牌認知度方面的核心市場,但集團缺乏重要的美國股東。這種結構性矛盾讓下一任CEO在推動北美市場增長與協調股東優先事項之間面臨兩難。

此外,除了人事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Stellantis面向未來的頂層戰略“Dare Forward 2030”也面臨轉折點。此前,該計劃旨在將Stellantis轉型為電氣化和可持續出行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目標是到2030年投資超過500億歐元,實現歐洲市場所有乘用車電氣化,并讓美國市場50%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實現純電動化。而在短期內,該集團在2024年的目標包括實現2000億歐元銷售額、兩位數營業利潤率、8%的研發支出比例,以及電動車銷量的顯著提升。不過,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上述這些目標的可行性正受到質疑。

在歐洲市場,電氣化轉型的巨額投資對利潤率形成了壓力。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指出,“削減成本的戰略已經走到了盡頭。”此外,菲亞特、雪鐵龍和瑪莎拉蒂等品牌因新車型上市延遲及軟件問題頻發,導致市場表現不佳,進而影響工廠產能大幅下降。如今,Stellantis工廠減產問題在意大利引發了強烈反響。今年10月中旬,數千名意大利工人抗議該集團將生產轉移至低成本國家,認為此舉損害了意大利本土工廠利益。

在這樣的局勢下,考慮到集團多個生產區域間緊張關系的加劇,Stellantis董事會在未來的策略制定上或許會更加謹慎,專注于適應各地區市場的實際需求,優先平衡多方利益。與此同時,緩和與工廠員工、經銷商以及工會之間的“摩擦”,也將是確保該集團運營穩定、實現長期目標的重要舉措。

繼任者將迎接巨變挑戰

告別唐唯實,為Stellantis畫上了一個時代的句號,同時也為其未來翻開了未知的新篇章。在其任內,唐唯實任內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和品牌整合,實現了集團的財務高光表現,但這一模式顯然難以延續。

對于Stellantis的未來繼任者,其將直面前所未有的挑戰: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監管壓力層層疊加,而集團內部股東利益的糾葛與地區訴求的不平衡更使管理難度陡增。在這種復雜局勢下,唐唯實任內啟動的諸多關鍵項目——例如與零跑汽車的戰略合作及STLA Frame平臺的發布——亟需清晰的戰略定位和強有力的執行力,以確保其能夠為集團未來的競爭力奠定基礎。

作為一個融合多元文化、承載復雜股東結構的工業巨頭,Stellantis如今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其發展軌跡不僅決定著自身的未來,也將深刻影響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如何平衡集團內部整合與外部競爭,并如何在全球市場尤其是北美和歐洲保持領先地位,將是對其新一任領導層智慧與遠見的一場“大考”。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汽車縱橫全媒體】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